观看《小官大贪》警示录,感受着发生在身边的犯罪行为,心情沉痛之余更觉震撼。
曾几何时,从小山村走出的侯福财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人,他也曾是为党和人民做过一些有益事情的好干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活跃,房地产的盛起,他未能抵御来自金钱和物质的诱惑,私欲膨胀,心理防线坍塌。在纸醉金迷生活中,在盲目攀比的心态下逐渐迷失,理想信念动摇,道德操守滑坡,开始铤而走险,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以满足贪婪的私欲, 最终变成的犯罪分子,成为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敌人。他辜负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也让自己陷入心灵的泥淖。
一个三线城市的城建局科长,利用职务之便成立“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向前来办理施工许可证的企业索取钱财,在短短6年时间内非法敛财5000余万元,数目之大,让人瞠目结舌。17日,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筑业管理科科长侯福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进行了一审宣判,侯福才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那么小科长是如何从小贪变成巨贪的呢?
侯福才成长为巨贪离不开三点要素:
一是他所处的位置虽小但权大。渭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部建管科科长,虽然只是科级,但手中实权不小,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施工许可证发放、工程竣工验收和建筑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工作,全部由其说了算。正所谓“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如此集权的一个领导干部,在物欲横流的利益纷争中保持一身正气谈何容易,侯福才的腐败暴露了我们国家对领导干部权力监管制度上的巨大漏洞。
西方国家大多推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的最大优势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通过分权制衡原则避免权力过度集中,相互牵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避免权力的滥用,杜绝腐败现象出现。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央政治体制中虽有“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制的转变,但皇权的至高无上牢不可破,直到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才一度效仿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虽只学习了些皮毛,但良好的政治风气由此开始,可惜孙中山根基未稳,便被袁世凯篡夺了权力,这样几经周折,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走上一党专政,多党合作的治国道路,但如何有效避免权力的失衡,依然是个难题。历史上中国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又不可避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实中权力的无限膨胀带来集权者个人欲望的膨胀,导致腐败丛生,成为顽疾,久久难以治愈。想要彻底根除此类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必须改变权力过度集中的现状,将权力分散出去,关进“监管、制约”的牢笼,让权力回归阳光下,当权力变成一本随手可查的公开账,自然没有人再愿争抢。
二是侯福才在所处职位上的时间过长。侯福才担任渭南市建设部建管科长职务长达15年之久。如此重要的部门由一个人长时间把控,很难避免腐败现象的滋生。宋太祖赵匡胤上台之初,为解决统兵将领权力过大,拥兵自重的情况,推出“更戌法”,“更戌法”规定,禁军要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将领并不随军调动,这样就形成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师”的局面,有效地防止了武将专权的发生。侯福才因长期位居要职,权力高度集中,便于形成上下级之间、官商之间有效而稳定的贪腐关系网,这张大网,会随着他在位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强化、稳固,同时又缺少分权制衡的监督体系,种种便利条件其不腐败反而不正常。
三是侯福才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的行为缺乏监管。候福才成立所谓的“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安排亲信,巧设名目,以公司正常业务模式大肆敛财,毫无避讳。利用公司的合法外衣做掩盖,雁过拔毛,大小通吃,这类腐败现象绝非个案,中央曾明文规定领导干部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准违规经商办企业,像侯福才这类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所办公司又与自身职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公司开办十几年没人来查,没有必要的监管与制衡,甚至质疑之声也少有耳闻,如此便利的条件,自然助长了其利用手中权力大肆腐败的嚣张气焰。
可惜一切罪恶的黑暗终将暴露在阳光之下。高墙隔开他的自由,电网拦住他的前程,侯福财在狱中现身说法,他声俱泪下的忏悔,痛悔莫及的警醒,以及他对自由和平凡生活的渴望,给我们重重地敲响了警钟。
打蛇要打七寸,治腐要治根本,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侯福财用真实的案例告诫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违规犯忌,给党和国家带来损失;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主观原因是他放松了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客观原因是上级领导干部的纵容、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给他们造成了可乘之机。监督制度形同摆设,对不同的职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人区别对待,权利和监管变得暧昧、变得模糊,对这些易沾染腐败岗位的监管没有落到实处,导致监督制度成为真空,让这些“实惠”岗位的实权派麻痹大意,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步入罪恶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不断反省自己,做到四正:正心、正欲、正本、正行,追求四自:自警、自省、自重、自律,恪尽职守,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通过警示教育,在今后工作中做到加强学习,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人一旦放松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欲望就无限膨胀、在各种诱惑面前就会大乱阵脚, 就会放弃原则,就会落入邪恶的圈套,甚至锒铛入狱,人生尽毁。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侯福才腐化堕落的案例告诉我们,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可以为民造福,而滥用权力则会招致人民的唾弃。因此在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时,要时刻具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将行使权力看作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始终遵守法纪,慎用权、善用权、用好权,确保权力行使不偏离正确方向,切实做到秉公用权、为民尽责。再次,要自觉接受监督。权力是需要监督的,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侯福才小官大贪的典型案例,恰好说明了权力接受监督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党内监督及群众监督等各种监督,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行使的权力置于法规制度的约束之下,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中。只有在政治上加强学习、净化思想、养成读书思廉的良好习惯,志存高远、心怀敬畏、做到廉有初,廉有终,才能永葆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本色,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人员。
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熟读政策法规文件,提高自身工作和执政水平,把握时代脉搏,时刻与中央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要把握好权力利益关、思想道德关、监督管理关和廉洁自律关;要注重学习,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深处筑起党纪国法和道德意识防线,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