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一位老领导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时常与老伴一起到危房陋室较为集中的地段散步,当看到不少居民仍在生煤炉、倒马桶,全家人挤在陋室里时,他便感叹:“政府要抓紧办的实事还很多啊!”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现在老百姓的好多事情,在一些领导干部看来都是不值得提的小事,可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大事。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不到农民家看一看、坐一坐,怎么知道农民的困难呢?”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员干部,应该经常深入群众,常到群众中去看一看,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实践也一再证明,领导干部只有对基层、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了解得准确,作决策、办事情,才能贴近基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也才能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应当说,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心系群众,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但也有极少数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老百姓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下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赶场子”,浮光掠影“做样子”。如此远离群众,怎么能了解到群众的真实情况,怎么能感受到困难群众日常生计的艰辛,又怎么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为”呢?
常到群众中去看一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每个领导干部应有的作风,也是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有效途径。常言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情”。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以爱民、为民的情怀,迈开双脚,常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察民情、知民心、思民意,做无愧于人民的好公仆。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