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不分贵贱
打印


   时下,有一些人谈论起“劳动光荣”来振振有词、慷慨激昂,但轮到需要自己付出劳动时,却挑三拣四,讲报酬,讲条件,计较起什么“贵贱”之分来。这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严重脱离。

  随着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劳动的内涵、价值正在被社会重新认识和审视,对辛勤劳动的认识和评价,在一些人头脑中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比如,有的崇尚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喜欢轻松劳动而厌恶繁重劳动,追求高回报劳动而拒绝低收入劳动。有的在评价劳动价值的时候,把在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任什么职务、有什么待遇、拿多少报酬、有多少“搞头”,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虽然他们也承认辛勤劳动光荣,辛勤劳动重要,但却在内心把劳动分成了三六九等,甚至错误地认为,只有“付出越少、挣钱越多”的劳动,才是最光荣的劳动。

   一切恶行往往都是从好逸恶劳开始的。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人往往视辛勤劳动为愚蠢,视勤俭持家为穷酸,视不劳而获为荣光。这是一种道德的沦丧,也是诱发恶行的思想源头。

   劳动不分贵贱。辛勤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也是个人致富的重要手段,是缩小地区差别、贫富差别,走向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积极地为参与社会劳动做准备,积极地投身于劳动,消除在劳动问题上的偏见和歧视。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劳动的多样性,社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劳动。只要是合法的和为社会增加财富的劳动,不管在什么岗位上进行,也不管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平等的、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辛勤劳动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员干部要带头身体力行,与一切轻视劳动、歧视劳动、鄙视劳动的好逸恶劳观念和行为决裂,努力营造辛勤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使“不劳而获、好逸恶劳”这一恶习在全社会失去“市场”,让“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成为时代风尚。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


上一条: 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一条: “感情投资”之下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