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在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说,工作中的“一般化”有许多表现:一般化的认识,一般化的领导,一般化的措施,一般化的成效。“一般化”的工作,谁都会干,“太平官”谁都会当,但是我们不需要。(12月13日《人民日报》)
所谓的“太平官”,主要指这样的干部:思想上因循守旧,不求新思变;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敢闯也不敢冒;解决问题拖拉扯皮,不积极主动;官僚主义严重,没有公仆意识。对这种干部,老百姓称他们是“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吃了喝了捞票子”。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然而这些“太平官”不但没有回家,不少人还“稳坐钓鱼台”,舒舒服服地当官做老爷。这样的“太平官”比贪官更可恨,也更可怕。
随着当前反腐力度的加大,贪官已成过街老鼠,众矢之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而“太平官”则不同,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难被查处。然而就是这些“太平官”,可能决定着一群人的命运或前途,决定着重大项目的拍板,决定着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走向。如果他们懒作为、不作为甚至乱作为,那么造成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庸者上、能者下,成万上亿的资金打了水漂,甚至使地区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其危害程度比贪官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他们不像贪官那样直接对百姓造成危害,但他们花着纳税人的钱,却在其位不谋其政,更是对百姓的严重危害。这些“太平官”的所作所为,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伤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样的“太平官”人民群众不需要,党和国家更不需要。我们已经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摆脱落后,必须治理干部队伍中的“太平官”现象,让那些太平官、无能官、懒汉官没有容身之地。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