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群众“脸色”办事
打印



   据报载,一位村支书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口碑颇好,当笔者问到他的心得,他回答得很朴素:“干部就是要看群众的脸色办事。”

   为什么要看群众的脸色办事?因为群众的“脸色”是群众情绪的“晴雨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论职位高低,做决策、办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根本标准,善于从群众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使工作更充分体现民意。群众面露“难色”、“怨气”时,要深入剖析自己的工作,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快加以纠正和解决。群众面有“笑意”、“喜色”时,要把认可和赞誉变成前进的动力,鼓足干劲,多干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

   看群众的“脸色”办事,还要求干部对群众怀着真情实意。试想,如果干部对群众缺乏感情,冷若冰霜、不理不睬,甚至动辄批评训斥,给群众甩“脸色”看,群众见了干部都躲得远远的,干部又怎能体察群众的喜怒哀乐?反之,如果干部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就会在交往中做到对群众的“脸色”明察秋毫,真正了解到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决策、办事都能想到、办到群众心里去,当然也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文章来源: (中国廉政网)


上一条: 钟言:反腐倡廉,为了人民的利益
下一条: 让网上举报发挥实效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