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如一日,她的足迹遍布蓝田县的山山水水、白鹿塬上;她用女性独有的柔情和爱心,诠释了一位女纪检监察干部的风采;在她“下访”的时候,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
很早就听说陕西省蓝田县盛产美玉,而且名人云集。有我们仰慕的唐代诗人王维、现代作家陈忠实。前不久,我们赶往距西安35公里的蓝田县,急切想见的倒不是那些名人和美玉,而是蓝田县纪委的“大姐书记”李渡楼。
(一)
李渡楼认为,信访工作就是倾听百姓说话,替百姓说话,为百姓解忧。15年来,她接待的上访群众有上千人,面对群众上访,她每次都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渡楼刚到纪委工作不久,有五六个山区群众在下午快下班时来到县纪委,投诉一名乡长工作作风粗暴,扯破了他们的衣服,要求给一个说法。了解完情况后,暮色已浓,山区群众回不了家,李渡楼就借来被褥,给他们安排食宿。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赶往三四十里外的这个乡镇,一听说李渡楼的来由,那位脾气急躁的乡长以为她无故来找事,对她发了火。李渡楼认真核实情况,耐心细致地和这位乡长谈了一上午,最后这位乡长被她的认真劲打动了,向这几名群众道了歉。
蓝田县有三分之一的乡镇在山区,为做好信访工作,李渡楼常常要跑几十里山路去下访,跑一趟山路腿就得疼上一两天。正是凭着这股韧性和干劲,在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县近3年来,初核上访案件238件,立案19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7人,挽回经济损失68.3万元,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二)
对李渡楼来说,纪检监察工作要赢得群众信任,既要敢于碰硬,也要用女性独有的细腻和耐心来突破案件。
1999年7月,群众举报玉川乡民政干部有贪污扶贫款嫌疑,李渡楼立即带2名纪检干部前去调查此案。她跑了几十里山路,才找到扶贫款发放对象,可对方却缄口不言。为打消群众顾虑,她确定了八九十户调查对象,跑一次不行,就跑两次、三次。最终,调查对象被李渡楼用真情打动了,贪污扶贫款的2名乡干部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事后回忆起来,让男同事佩服的是,三伏天男同志查阅票据,一会儿就热得汗淋淋地发晕,李渡楼却能一动不动坐上一下午;别人谈话的调查对象,她二次谈话也能找到新的线索……这都来源于她心中那一份祛邪扶正、心系百姓的纪检情。
李渡楼从事纪检工作15年来,共组织办理了100多起案件,县纪委的办案工作也受到了省、市纪委的表彰。
(三)
说到李渡楼的动情处,是她多年来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李渡楼的丈夫在邻县乡镇工作,两地分居十多年,平常照看孩子全靠她一个人。工作忙的时候,她就给孩子几块钱到街上买饭吃。办起案来,一出门就是两三天,孩子冷暖饥饱、日常功课总让她牵肠挂肚。让她欣慰的是,孩子考上了大学。她和丈夫用多年省吃俭用攒的钱,在县城买下一套住房。就在准备搬家的前一天晚上,县纪委打电话让她下乡镇办案。工作就是命令!她没有向单位请假,第二天一早就去办案……
离开蓝田县城,我们途经东汉才女蔡文姬墓地时,纪念馆前的一副对联映入眼帘:“地留芳魂万载土含香,幽怨胡笳千秋成绝唱”。蓝田人常说“玉以蓝为美,人因德而馨”。李渡楼身上体现的不正是她一心为民、心系百姓的高尚美德吗!
(2005年6月16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