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环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邓菊梅,凭着对社区工作的执着和对居民的奉献精神,为群众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居民们称赞她——
“邓菊梅心里没有自己,装的都是社区的事,她用婆婆嘴、妈妈心,无怨无悔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是社区居民的好主任。”在碑林区文艺路街道办事处环南路社区,80多岁的老党员高素珍大娘对我们动情地悦。
1983年,邓菊梅到西安锦华木器厂当工人,1990年因企业倒闭而下岗。随后,她靠上街摆地摊、卖小吃,两年下来积攒了一些钱,创办了防盗门厂,安置下岗职工40余名。1998年,正当她的企业红火之时,居民们推举她当居委会主任。
“干,还是不干?”邓菊梅一时拿不定主意。丈夫对她悦:“企业是你办的,你一走就垮了。”女儿悦,“妈,不要去当那出力不讨好的芝麻官了。”邓菊梅想,自己靠党的好政策走上了富裕路,可社区群众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最后,是内心深处的家乡情和父老乡亲期待的目光,使她走上了社区主任的岗位。
为了帮助居民过上好日子,邓菊梅用奉献和爱心书写人生。社区没有办公室,她的家就是办公室。见到小区老人,她就叫一声大伯、大妈:“我就是您的女儿,有事只管说。”居民的大小事,她都接到家里办。为了解决停水停电问题,她拿出自家3万元钱,代交了社区拖欠的水电费;为了清理堆积多年的400多吨垃圾,她又拿出5万元;为了拆除乱搭乱建,给群众带好头,她拆除了自家窗外搭建的厨房;寒冬腊月天,为了修好爆裂的上水管道,她含泪跪在开发商的面前……
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窦均对我们说,邓菊梅一心扑在工作上,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居民马自立因患脑瘫走路不便,母亲瘫痪多年,日子过得挺艰难。邓菊梅就给他申请办理了低保,帮他办起了卖奶制品的小摊。5年来,邓菊梅月月都给马自立送去米面油,连他母亲去世的丧事,也是她一手操办的。居民崔俊生夫妻俩下岗多年,妻子身患疾病,邓菊梅常年向崔家伸出援助之手,为他妻子垫付了几千元医疗费,帮他找到了工作,资助他女儿薇洁完成了学业。诸如此类事,邓菊梅自己也不知道做了多少。
社区下岗工人很多,许多家庭为生计而苦恼。经历过下岗艰辛的邓菊梅深知:“救一个人、就是救一户人,救一户人、就能影响一片人。”她下决心开办社区就业服务中心,让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解决困难,为政府分忧。2004年9月,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邓菊梅忙看跑市场、走单位,只要有一点儿就业信息,她就马上联系,疏通就业渠道。经过她的努力,社区先后安排了上千名下岗职工群众就业。
“社区党员的先进性,应该体现在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上。”邓菊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社区工作管的是婆婆妈妈的事,干的是角角落落的活,邓菊梅不厌其烦,事事干在前。她带领大家开展科技、文化、法制、卫生进社区活动;为社区40多名特困学生联系大学生家教志愿者。下暴雨时,为了居民家的安全,她跳进水中,用手掏垃圾、挖淤泥。她把做思想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结合起来,先后资助特困户、残疾人钱物上万元,调解邻里纠纷近百起,几年来社区刑事案件发案率为零。
去年8月25日,对环南路社区和邓菊梅都是个大喜的日子。这天,碑林区在环南路社区举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把社区党支部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示范基地。这意味着党和人民对环南路社区和邓菊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去年11月7日,一位领导同志在视察环南路社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时,指着办公室墙上的一面面锦旗,动情地说:“这奖、那奖,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的确是这样,居民们对邓菊梅都有说不完的感激,孩子们叫她姑妈,年轻人叫她大姐,老人称她为闺女。邓菊梅把自己的心掏给了大家,用一腔热情换来了社区居民的真心拥戴,大伙给邓菊梅送来“鞠躬尽瘁为社区”的牌匾,送来“真情洒社区”的锦旗。
近年来,环南路社区曾被国家、省、市、区授予“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劳动再就业先进单位”,“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邓菊梅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许多荣誉称号。她的先进事迹被陕西省、西安市多家媒体报道过。市秦腔一团根据她的事迹创作的秦腔剧《小巷总理》,一时轰动古城西安。
人物档案
邓菊梅,女,51岁,中共党员,现任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办事处环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曾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
(高素珍 窦均 口述 周琦 陈改清 整理)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