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几年相比,目前全市群众对行风建设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教育系统不正之风显著下降。”这是前不久陕西省宝鸡市第三次“千人评议”活动中众多与会代表共同的心声,也是该市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宝鸡市纪委、监察局于2003年启动“阳光行动”,连续3年开展“干人评议”活动,让群众当评委,让不正之风见“阳光”。在连续3年的评议中,该市社会各界代表共提出1966条意见和建议。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市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改作为关键环节,公开评议结果,公开整改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市直各部门和单位对照评议意见,逐条整改,努力将群众的不满意变为较为满意和满意。
纠正教育乱收费、卫生系统收“红包”和开单提成等歪风是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近3年来,宝鸡市各级纠风、教育、物价、财政部门紧密配合,使治理教育乱收费取得阶段性成果。“一费制”、“三限”等政策在各学校得到有效落实,一批顶风乱收费的案件被查处和曝光,各学校的收费制度和监控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宝鸡市纠风办提供的数字显示,近3年来,全市共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107起,查处乱收费金额277.75万元,向学生清退违规收费260.14万元,给于党纪政纪处分37人,组织处理45人。先后查处了扶风县、岐山县个别乡镇通过辖区向学生摊派报刊费,以及陇县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费、试卷费等一批典型案件,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如今在宝鸡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的问题六幅度减少。去年以来,宝鸡市卫生局在各医院实行对出院病人回访制度、门诊和住院病人双诊疗方案制度,药品收入不得计入科室总收入,不得与医务人员奖金挂钩,停止国有非营利性医院对外出租和承包科室等10条整改措施,从源头上遏制了医疗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全市各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由过去的52.6%降至40%,让利患者达1000多万元。市区各医院回访患者总量达2万多人次,查处不规范行医的单位和个人592家,取缔非法行医机构316家,净化了医疗卫生市场,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大大提高。
如今,“千人评议”活动已成为宝鸡市纪检监察机关和纠风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载体,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
(2006年3月11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