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国强同志在纪念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暨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反腐倡廉工作的宝贵经验和历史成就,明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大思想,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标志着我们党对反腐倡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讲话高屋建瓴,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形成,是我们党30年来艰辛探索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路子。30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着力提高党的战斗力、增强党的免疫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调整反腐倡廉的战略和策略从刹风整纪、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从三项工作格局,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阶段性集中整治,到坚持持久作战,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反腐倡廉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目标更加系统,工作布局更加全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提出的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反腐倡廉建设已经融入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都是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证。实践证明,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生蔓延,势必影响和危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常发展。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反腐倡廉道路就失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实的基础;如果不坚决遏制和消除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听之任之,即使把经济搞上去了,但是把风气搞坏了,那也是不堪设想的,就必然会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颓废、社会混乱。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二、自觉坚持30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学习领会贺国强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求我们自觉坚持30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科学指导。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谋划和推进不同时期反腐倡廉的主要任务。认真总结借鉴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和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符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明确战略定位。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从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和把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服从服务于党、国家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适应,把反腐倡廉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利条件和政治保证。
把握工作格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工作部署上,把战略性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坚持战略上整体规划,战术上分步实施。在工作目标上,坚持系统治理,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工作措施上,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结合起来,从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个方面整体推进,增强工作的协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落实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反腐倡廉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民生,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壮大反腐倡廉工作力量,为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奠定群众基础。
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全党动手抓反腐败工作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以改革统揽反腐倡廉工作全局,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针对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拓展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就是要用30年来形成的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要提高认识,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充分体现了世情、国情和党情发展变化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如何抓、抓什么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坚持这条道路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见,加深对现阶段党的反腐倡廉建设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的认识和理解,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理清思路,不断提升践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就是要把这条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领导工作的能力、推过工作的举措,指导反腐倡廉工作实践。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历史进程中,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做到警钟长鸣,毫不松懈。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作为首要任务,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腐败产生的深层次问题,最大限度防止腐败现象滋生蔓延。
要注重创新,不断拓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新境界。坚持和运用30年来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经验,巩固和发展取得的已有成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反腐败工作的有益做法,拓宽反腐倡廉工作视野。积极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破解工作难题、拓展工作领域,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2008年12月18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