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居民“幸福指数”最牵情
打印

本报讯  公共厕所全部免费开放,持公交IC卡乘车实行半价优惠,低保户的低保金又提高了,大街小巷越来越整洁靓丽了,今年政府还要投资10亿余元改善民生……这一桩桩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喜事好事,使陕西省西安市市民越来越感受到生活“幸福指数”节节高。

近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西安市“民生八大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让古城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财政预算倾斜民生所带来的实惠。今年该市计划实施76类民生项目,目前已开始实施67类,总投资达1445亿元,除了来自中央和省里的资金补助外,该市还自行筹措了10亿多元专项和配套资金。在基本建设类中,教育工程就有10类,该市将投资21251万元用于职业教育、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寄宿学校建设等,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同时投资3000万元用于劳动力市场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等就业再就业工程;投资189538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投资5561万元对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行补助,确保全市100万城镇居民享受医疗保险便利。

自今年起,该市还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西安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到2010年该市将在9个城区设置7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并把社区卫生工作的范围扩大到4个县城,同时在城中村、棚户改造区、新建城市居民区、4个开发区重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对规划内的杜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加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经费由省、市、区()统筹基建资金予以落实。区()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不达标的,投入资金新建;暂时无法新建的,由区()政府租房解决。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辖区群众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实行上门访视、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家庭健康指导、家庭康复指导等“六上门”服务。对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群众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察费、门诊肌肉注射费、住院诊察费和二级护理费5项费用,免去的费用由政府进行补贴,使居民到社区就诊更经济和方便。

为了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今年该市继续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将9个城区人均低保标准提高到230元,4个县提高到200元,各区()还定期、不定期地对低保户们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作为对物价上涨的弥补。今年全市参保人数将达到12456万人,失业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8%以上。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该市今年将改造背街小巷65条,建设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10座,建设公交港湾100个、公交枢纽站2个、公交专用道60公里,购置绿色环保公交车500辆;建成66个休闲绿地小广场,改造律没公厕200座,建设10座垃圾压缩站。

城市居民感到舒心、方便,而在该市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同样感受到了幸福的变迁。今年该市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全年新建公路里程1500公里。解决1000户农村困难户住房和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210个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新建1个区级文化馆、1个区级图书馆、8个乡镇文化站、180个村级文化室,20个乡镇体育示范站;培训8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启动建设2个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改扩建11个乡镇中心站;建设302个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

 

(200882)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蒲城:以“廉政考核”促干部廉洁自律
下一条: 树立创新理念 做到“三个结合”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