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柞水县纪委、监察局牢固树立“反腐倡廉根在民心、建功立业情系民生”的思想认识,积极破解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谋善事、干正事、成好事,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了架起与群众互相信任的“连心桥”,拓宽为群众服务的渠道,柞水县在所有乡镇推行便民服务一牌制,把干部的姓名、照片、岗位、电话统一在公共场所公示,为群众投诉和点名接访提出供方便;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由村干部为群众代理想办不知怎么办的“难事”2465件,办结2316件;在有条件的部门、乡镇和村建立了12个便民服务大厅;在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党员与群众“一帮一、送温暖”活动,为200余户群众解决了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的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教育收费、医疗卫生、惠农资金、低保救灾等热点难点问题,该县有针对性地开展“反映问题的原因不查清不放过,群众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不放过,涉案当事人处理不到位不放过”的专项检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年以来,共查处违规收费6件次,清理逾期收费项目5个,减轻农民负担235.6万元,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坑农行为4起,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利益。
为了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反弹,该县纪委围绕民生十大工程实施中容易滋生腐败苗头的薄弱环节,建立了12项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重点对81个行政、执法、服务等部门开展政风行风问卷测评,对测评末位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主要领导实施警示训诫。尤其在治理教育乱收费中,积极实行家庭、社会和纪委监察局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刹住了“暗箱操作”的不正之风,促使205所中小学做到“五个没有”,即:没有自行出台收费文件、没有增加收费项目、没有提高收费标准、没有搭车收费、没有一起涉及收费案件。
(2009年9月1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