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整合办案资源建立协作机制
打印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纪委、监察局针对农村基层办案中的问题,采取“打破乡镇区划界限,成立乡镇办案协作区”的措施整合办案资源,建立协作长效机制,促进了乡镇办案工作的落实。

    打破区划界限,整合办案资源该市纪委从“临近容易集结,人员优势互补”出发,将全市200个乡镇划分为52个办案协作区,将各乡镇零星分散的纪检干部进行相对集中,合理分配,确保每个协作区至少有8名办案人员,并由县(区)纪委一名常委牵头管理。只要协作区办案需要,按照管理规定,随叫随到,保证办案需要。该市规定,一般案件由发案乡镇纪委查办,较大案件交由乡镇办案协作区查办,必要时打破协作区界线,从其他协作区抽调办案骨干。各县(区)纪委建立所辖乡镇办案人力资源库,随用随选。去年,该市旬阳县城关鸭沟村某群众反映村干部私自变卖村集体土地的问题,因其所在协作区纪检干部与被反映人有亲戚关系,县纪委通过人力资源库从其他协作区选定主办人和协办人,很快查实了这起违规违纪案件,受到了该村村民的好评。

    针对乡镇纪检干部业务生疏的情况,加强业务培训。 各县区采用集中培训、以案代训等方式,帮助乡镇纪检干部既掌握办案的理论知识。县区纪委分管案件的常委经常深入办案协作区,与调查组同志一起分析案情、研究策略、制定方案,实施具体指导,帮助化解难题。针对实行办案协作区后疑难案件难以突破的问题,县区纪委领导主动靠前指挥,集中攻坚,确保案件质量。为了使办案协作区机制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该市纪委认真总结经验,在各协作区推广。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共撰写了27篇,有19篇经验文章被推广应用。

    建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协作区办案。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正确处理“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到同步工作,齐抓共管,确保了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顺利实施。各县区纪委结合各地实际普遍制定了符合实际,完善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对办案职责、程序、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经常检查办案协作区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该市在各协作区推广白河县“实行联片联查联审,整合乡镇办案力量”和汉滨区“创新乡镇办案机制,破解乡镇办案难题”的做法,促进了乡镇办案工作的落实。

(2009年7月10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商南多形式推动廉政文化进家庭
下一条: 雁塔实行纠风督办通知书制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