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称为 “三位一体 ”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去年在陕西省投入使用 , 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成为该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助推科学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
该办法将年度目标责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三者统一纳入一个体系,实行一个机构承担、一个办法考核、一个平台竞争, 杜绝多头考核。不仅打破了单纯以经济指标考核干部的旧模式,而且突破了以往不能量化的指标,加入了民意考核部分,与干部升迁和使用直接挂钩,使考核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新指标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
在新的考核办法中,分值权重最高的两类指标,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6项指标 , 占权重的32%; 二是人民生活 , 包括居民收入、城镇就业、社会保障和民生八大工程4项指标 , 占权重的23% , 两项加起来达到55% , 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可以说年度大考能不能过关 ,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指标制定下来了 , 但是具体考核的时候还要兼顾各地的发展实际,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对11个市 ( 区 ) 的考核 , 重点放在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队伍建设等6大项21个小项上,体现了高度关注民生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而针对88个省直部门的考核 , 则主要是年度工作任务、班子和队伍建设两大项考核指标 , 但由于各单位的情况特征和工作范围不同 , 具体指标要求仍有所区别。
去年,陕西省委、省政府给省纪委、省监察厅机关分解下达了7项年度工作任务 , 被细化分解为7大类60项任务指标 , 进一步明确了每项工作的主管委厅领导和承办处室、单位,做到 “ 千斤重坦人人挑 , 人人身上有指标”; 在给省建设厅的考核指标中有很多数据 , 如 “ 安排5% 以上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 扩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覆盖范围 ”、“完成房地产投资420亿元”、“ 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216亿元 ” 等,要求非常具体。类似这样的指标在别的部门也并不鲜见。
民众的满意度成为重要参数
新办法突出客观实绩 , 扩大民主参与 , 充分体现对民意的尊重。考核中 , 把公众满意度民间调查纳入考核范围 , 规定“年终考核期间, 由省统计局负责在各地群众中对各市( 区 )工作的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 ”, 对于省直机关 , 则由省直机关工委从其下级单位、工作联系单位、服务对象中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调查公众满意度。这是考核工作扩大民主的具体体现 , 使考核从传统的官评官、单向评价转变为民评官、多角度评价,形成了“ 两代表一委员”( 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评价、民意调查和服务对象测评相结合的民主测评方式。
“您好,我是陕西省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的访问员,想了解群众对咱们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听听咱们老百姓的意见,耽误您一点时间可以吗 ?” 去年12月份,陕西省统计局接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务,帮助省考核办开展政府工作满意度调查。这次调查,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共采集到全省11个市(区)11205个有效样本。这11205个有效样本,全部基于当地登记在册的固定电话,按照全省11个市 ( 区 ) 当地人口数量的万分之三的比例进行抽取,保证了取样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省考核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 电话民意调查方案可以说经过了反复设计,如在询问对政府哪些工作满意时,没有设置导向性问题,因为被访者脱口而出的东西,往往才是平时最关注、印象最深、最能反映群众愿望的东西。
考核由“官考官”向“民考官”演进,不仅仅在政界、民间引起强烈反响,学界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有学者认为,这种科学的考核,有利于建立健康良好的政治生态,能够有力地推动发展。
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对接
按照新考核办法,领导班子换届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要充分运用历年考核结果。领导干部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的,选拔任用可优先考虑;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考核必须为“称职”以上。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排在末位的单位,领导班子要向省委递交报告,分析原因,提出限期整改意见;连续两年排在末位的单位,对领导班子进行适当调整, 在领导干部中真正实行能者上、庸者下。
许多人反映,考核成绩直接影响到省管干部的“票子、面子和位子 ”。一位排名较为靠后的部门负责人说,考核令他面上无光,压力更大了,回去后要积极找弱点、想对策。
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说:“这样的考核就是考‘一把手 ’, 要求我们‘跳起来才能搞到桃子’。许多指标定得较高,各地市、各部门都在暗中较劲,想当‘太平宫’ 基本没门儿。考核转变了干部的为政观 , 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跑官要宫、买官卖官 等现象。”
为了保证考核的真实性 , 陕西省委组织部与省纪委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依法规范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节能降耗、社会稳定以及安全生产等重点考核指标的统计。省考核办和省纪委描调专人组成纪律监督和受理举报工作小组,对考核纪律执行情况进行督察。同时,建立预警分析制度,对有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向有关单位发出预警通报,协调解决。
“目标责任考核”, 如今已成为陕西政治生活中的热词。这项重要制度,在转变干部队伍作风、推动目标任务落实、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9年7月5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