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地处秦头楚尾的陕西省白河县,以“加强作风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
提升效能转作风
在白河县国土资源局,显眼处挂着“干部去向公示牌”,上面清楚地表明了机关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今日去向﹑监督电话。“今日去向”用红黄绿蓝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在岗” “下乡” “出差” “请假”。 群众到单位办事一眼就知道“进哪个门”、“找哪个人”。
这是该县以“提高行政效能,推行 “三牌一日记”制度的结果。该县要求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工作胸牌,在办公桌醒目位置摆放标示姓名、职务、职责及服务承诺等内容的岗位职责座牌。全县12个乡镇78个机关单位推行三牌制度,共有1737名干部记工作日志。
白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李德政说:“白河县围绕‘治庸提效、服务创业、创先争优 ’的要求,深入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完善的效能建设制度体系,提高便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该县推行了公开服务承诺制度。全县15个乡镇、86个部门的领导班子和472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县电视台作风建设专栏和政府网站公开承诺事项、践诺情况1710条。该县组织群众代表对办理结果进行巡查、评议和评价。对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责令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再组织群众评议,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田间地头解难题
白河县城关镇中营村村民熊龙英1986年外嫁到河南,后丈夫去世回到娘家,户口没有落实,家里80多岁的母亲卧病在床,母女二人年老体弱,收入微薄。几名干部得知这一情况,积极联系,多方协调,将熊龙英安排到当地敬老院,并帮忙给她办了户口,解决了生活困难。这是白河县坚持开展“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的一个事例。
该县15个乡镇各确定一个矛盾突出、群众反映问题多的村作为重点村,县委抽调1063名干部、成立了127个驻村(社区)工作组,分编到各村和社区,把住房保障、安全饮水、教育就业、看病就医等群众现实生活问题作为首要重点问题来抓。
千名驻村干部深入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分类分层梳理,建立解决问题工作台账。实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和督办重点信访问题制度,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目前,全县124个行政村入户率达98.6%以上,县乡村共解决各类问题2049个。
多措并举抓落实
今年初,该县成立了三个专项督查组随机对3个乡镇、16个县直部门节后干部到岗、上班纪律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由新闻媒体全程拍摄,并将督查结果公布。一时间,干部群众纷纷热议:作风建设“来真的了”。
白河县委书记郭德林要求: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促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该县专门成立了10个作风建设督查工作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的作风问题和典型案件予以严肃处理,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截至目前,督察组围绕重点工作进度、信访维稳、平安创建和各单位作风建设工作情况开展专项督察12次,对作风建设动作迟缓的3个部门和未按时到包建村开展工作的3个单位进行通报。
该县纪委针对县委、县政府有关决策、重点工作和重要事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查、跟踪问效,共诫勉谈话5人。
(2011年6月5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