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扶贫互助资金帮农民增收致富
打印

 

    为有效缓解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问题,2009年,陕西省在97个县的1000个行政村,启动了千村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工作。对每个项目村,省级财政投入8万元,市、县级财政配套7万到13万元,成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本村村民交纳少量互助金入会,就可以短期借款的方式周转使用“互助资金”发展生产。

    千村互助资金项目有效地弥补了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缓解了农户发展资金短缺的困难,受到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自己的小银行”、“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雪中送炭助发展

    “要是没有互助资金,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在渭南市澄城县吉安城村,村民杨德俊告诉记者,由于意外落下残疾,妻子又因病卧床,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看到村里人都发展养殖业,可自己连买仔猪的钱都拿不出来。

    2009年,村上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杨德俊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加入了协会,在交了500元互助金之后,他只需付每月5厘的占用费,顺利拿到了3000元借款,买了8头仔猪,养了4个月,纯挣2400元,一举改变了家庭生活捉襟见肘的窘境。

    “大多数农民想发展,但是缺资金。尤其是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愿望很迫切的。”澄城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原先救济款,给个三百五百,扶贫户一花就没了。互助资金这一扶贫形式,打破了原先的模式,只要贫困户信誉好,能按时还,就可以经常借,滚动发展。”

    多措并举严监管

    互助资金协会和监事会的管理人员为村民民主选举产生,都具备较高威望和责任心;本村的互助资金只能发放给本村入会村民,同时5户自愿组成一个联保小组,每次最多只能有3户同时借款,互相担保,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为加强互助资金项目规范管理,陕西省扶贫办与省财政、金融等部门共同制定了互助资金工作指导意见,建立了互助资金项目规范管理的六项制度,并研究制定新的互助资金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在全省推广使用互助资金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互助资金的台账式管理。

    陕西省还多次派出互助资金专项检查组,到各市、县(区)检查指导互助资金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互助资金安全、规范运转。

    成效显著重推广

    南沟岔镇双牛湾村是延安市子长县互助资金投放以来变化显著的一个村子。在这个山区小村,一排排天蓝色的猪舍,坐落在村民的房前屋后。

    “如果没有互助资金,在猪肉价格连续下滑了3个月之后,我们的猪存栏量绝对不会有这么多。”南沟岔镇双牛湾村互助资金协会会长薛宏平说。

    今年,陕西省扶贫办在规范搞好现有的190个国家试点村和1260个省级项目村互助资金工作的同时,精心安排并启动实施新增260个村的互助资金项目,及早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落实项目资金,确保今年启动实施的互助资金项目按期正常启动并顺利运行。

    截止目前,陕西省共有97个县(区)1450个村开展了互助资金项目工作,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3.27亿元,累计扶持农户发展增收项目近6万个,借款农户人均年增收约800元。

(2011年4月11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 西安“教育+强制”构建“警示训诫防线”
下一条: 扶风建立“三人会签”财务监督制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