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宵节的鞭炮声刚落,黄灿灿的迎春花便开满商山洛水的沟沟岔岔。
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结子乡政府大院,机关“廉政灶”不远处的一溜菜地里,油绿的菠菜、香菜和蒜苗生机勃勃。灶房门旁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今日午餐———饺子12元/斤。
“今天吃饺子,半斤才6块钱!”值周的乡纪委书记徐唐斌笑着说,“现在上面来人检查工作也在机关食堂吃饭,干部群众都说机关灶是‘廉政灶’,我看这个称呼叫得好。实行‘廉政灶’以来,不仅一年接待费比过去少花五六万,还解决了职工的就餐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源头上遏制‘吃喝风’,预防了腐败!”
在商洛市,像结子乡这样的乡镇“廉政灶”一共有155个。
建制度,管住大吃大喝这张“嘴”
乡镇接待上级来人在集镇小饭馆铺张浪费、打“白条”;因为公务接待吃垮乡镇饭馆而被告上法院;拖欠个体餐馆餐费引发上访———曾几何时,乡镇公务接待费超标和负担过重,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大问题。
2007年3月,商洛市纪委主要领导深入所包抓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洛南县麻坪镇调研,当天中午,镇上安排在机关食堂就餐。他们在同镇干部座谈中了解到,麻坪镇机关食堂除解决机关职工就餐外,还承担镇上所有的公务接待任务,杜绝了在营业性餐馆接待的现象,因而被基层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廉政灶”。
在详细了解了麻坪镇的做法后,商洛市纪委提出了建设乡镇机关“廉政灶”的设想:通过改善乡镇机关灶“土房子、低凳子、破桌子”的办灶条件,改进管理方式,综合解决乡镇公务接待及基层干部生活问题,实现乡镇 在营业性餐馆“零接待”目标,控制乡镇公务接待费用。
市纪委出台制度要求,“廉政灶”基本建设要达到“三有一园”标准,即:有三间以上的“廉政灶”专用房、有一名专职炊事员、有基本设施,有一块菜园子。办灶经费采取县区补一点、乡镇挤一点的办法,实现乡镇机关食堂既承担公务接待职能,又解决干部吃饭问题。“廉政灶”菜品就地取材,成本核算、接待情况定期公开,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抓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执行
去年8月12日,陕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深入商洛市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当天中午,他们在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廉政灶”每人吃了一碗臊子面,临走时不忘让工作人员支付了省检查组同志的200元餐费。
在“廉政灶”制度推行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到基层检查调研时,坚持带头在“廉政灶”用餐。
“廉政灶”是反映各级领导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必须带头执行,任何人不得搞特殊。”商洛市委书记魏增军在山阳县漫川镇“廉政灶”用餐时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在“廉政灶”用餐。
为了保证该项制度的落实,商洛市纪委规定,因公到乡镇执行公务的人员,必须在乡镇机关“廉政灶”吃工作餐,费用原则上按实际用餐成本核算,每人每天 限额10元,并按规定支付餐费。同时,实行乡镇机关在经营性餐馆“零接待”制度,对于违反规定的,严格处理。
商南县某镇两名领导在经营性餐馆安排公款接待,花费200余元。县纪委在得到群众举报后,迅速调查了解,并责成个人付费并对其实施警示训诫。丹凤县纪委在明察暗访中,发现有个别县直机关干部在乡镇机关灶就餐时未按规定缴纳伙食费,立即责令当事人补交了伙食费,并对未按规定收缴伙食费的乡镇进行了批评。
商洛市长杨冠军检查“廉政灶”建设时指出,乡镇机关“廉政灶”制度的推行,建立起了乡镇公务接待的长效机制,填补了乡镇公务接待管理制度的缺失,是推进政府廉政建设、构建节约型机关的重要举措。
在市纪委的大力推动下,商洛市所辖七县区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廉政灶”制度的落实,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商南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要求,把办好乡镇机关“廉政灶”作为加强基层廉政建设、塑造政府形象、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的窗口工作来抓。柞水县委组织16个乡镇的负责人到营盘镇进行观摩,以建好乡镇“廉政灶”为载体,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勤俭节约的美德教育。
重推广,换得风清气正
“过去,接待上级来人,一顿饭吃半天,喝得脸红脖子粗,啥事都干不成了,年终还欠人家一屁股烂账,群众意见很大。现在有了‘廉政灶’,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洛南县麻坪镇党委书记郭安贵说。
目前,商洛市结合乡镇“廉政灶”制度建设,正在积极探索将“廉政灶”制度向县区延伸。
镇安县目前已在县政府、县公安局、县地税局、县国税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等8个有条件的单位建立了机关“廉政灶”。商南县教育体育局按照“廉政灶”制度的要求,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基层学校认真办好教职工食堂,改善就餐条件,规定教育局干部下乡要自觉在教职工食堂就餐,局审计股严格公务接待财务审计,不得核报基层学校在营业性餐馆接待的费用及不合理开支。
“廉政灶”也让乡镇干部吃饭有了着落。下梁镇干部肖盛学说,现在就餐条件好了,连碗筷都进行了消毒,既方便又干净卫生。每天下乡回来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干工作更有劲头了。
群众肯定“廉政灶”,干部喜吃“廉政灶”,商洛乡镇“廉政灶”给基层带来风清气正。
柞水县石瓮镇是旅游景区,建立“廉政灶”以前镇机关年平均招待费用达11.4万元,现在年平均招待费用仅3.4万元。
“廉政灶”这三个字非常警醒,让人吃“廉政灶”想廉政事。镇长吴宗斌说:“以前县直部门干部来下乡,乡镇困难再大,都想把来人请到餐馆去吃饭,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还助长了不正之风。现在有了比较宽敞、舒适的‘廉政灶’,不但刹住了大吃大喝的歪风还节约了应酬时间,使自己腾出精力抓工作。”
据统计,商洛市实施乡镇“廉政灶”制度以来,公务接待费年下降了60%,年节支400余万元,平均每个乡镇3万多元。
亮点剖析:
商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张普庆
小制度解决大问题
过去,我们只是强调不许用公款大吃大喝、甚至简单地取消乡镇公务接待,忽视了乡镇公务接待的客观存在。建立乡镇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是从实际出发,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在承认乡镇公务接待的客观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乡镇公务接待工作实行阳光操作的具体标准和规范要求,实现乡镇公务接待制度化、规范化,在节约接待费用的同时,有力地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收到“多赢”的效果。
(2011年3月29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