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踏上纪检监察征途已八个年头,八年的时光说短也长,八年的征程有过徘徊,更有执着、感恩,充满快乐。
曾经徘徊。记得刚从县委组织部调入县纪委,走上案件审理室主任岗位时,和朋友闲聊时谈道:“你在组织部工作,什么单位不能去,为啥来纪委?由组工干部变为纪检干部,就意味着由给别人‘戴官帽’变为‘摘官帽’,过去大家会围着你转,现在大家会躲着你走,处分一个人会得罪处理对象的一家人,七大姑八大姨算下来至少也得十几个,在这山区小县,几年下来把身边的人也就得罪得差不多了……”听完朋友一席话,自己一筹莫展,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迟疑、矛盾、不解、质问充斥着头脑,难道纪检监察干部如此难当?难道选择纪检监察道路,是自己错了?一遍遍自问,一遍遍坚定。一番思想斗争过后,有点倔强的我用心告诫自己: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就要义无反顾。有清贫才会活得踏实,有棘刺才会磨炼心志,对人生何尝不是一次历练的好机会。
执着追求。初进纪检监察机关,新的环境、新的工作使自己深感力不从心,两眼摸黑,真正体会到隔行如隔山。记得上班不到一周时,乡镇一位同志电话咨询案子上的一些具体问题,自己无言应答,只能尴尬地向对方解释,并找其他同事给予解答。接踵而来的是一件司法移交案件,也是当时县上关注度比较高的大案,第一次接触案子,第一次感觉到责任和压力,对于没有一点审理基本功和经验的自己,一下子就陷入了“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窘地。一次次无奈、一次次难堪、一个个压力、一份份责任,鞭策自己必须尽快进入角色,必须练就过硬本领。于是,自己一头扎进书堆,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起法规政策及办案知识,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讨论,向上级审理室请教咨询;将审理室保存的近五年的案卷,一册一册翻学了一遍,向过去的实践学方法、学程序、学政策、学细节、学技巧、学经验,一个月下来,自己记了六大本学习笔记,并把学习笔记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梳理,将违纪人员党纪处分批准权限、行政处分批准权限、查办案件流程、案件审理流程、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年度考核、工资问题等常用业务知识以表格形式显示出来,一目了然。同时,将案件查审程序和常用文本格式摘要成册,印发给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如此一来,不但自己受益匪浅,而且便于指导基层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做一名党的忠诚卫士,追求按“二十四字”办案方针,把每一个案件审成“铁案”,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这就是自己执着的追求,虽显平凡,却愿为此而默默坚守。
踏实快乐。2005年初,委局研究将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由审理室兼管,于是,在此后的岁月中,宣教工作又丰富了自己的成长回忆。曾几何时,因一次次书画展、演唱赛、演讲赛、知识竞赛等主题宣传活动圆满举行而心生快乐;曾几何时,因专题报告会、警示教育基地参观、任前廉政考试、纪检监察培训班等主题教育活动成功举办而备感欣慰;曾几何时,因加班加点赶写材料而深感充实;曾几何时,因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扎实推进,处处可见廉政桌牌、廉政台历、廉政屏保、廉政墙……被浓浓的清廉氛围包围,一种幸福感、价值感在心中升腾;曾几何时,又因亲身参与审理和剖析诸多腐败案件,了解了腐败分子的人生百态和堕落轨迹,心灵受到触动、思想受到警醒,也为纪检监察干部的清贫而感到踏实、快乐,倍加珍惜工作机会、工作缘分。
漫漫人生路,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在纪检监察岗位,一路探索、一路铭记、一路感恩,一路风尘仆仆,身边的人来来去去,但我选择执着向前……
(2011年4月13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