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作风建设,确保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打折扣,陕西省西安市纪委、监察局充分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零容忍”、严查处。
加大明察暗访力度
先后组织大规模检查9轮,覆盖全市740余个单位
今年春节过后,有媒体曝光西安市碑林区和未央区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到岗不齐、上班打盹、工作时间闲聊等问题。消息刊登出来后,西安市迅速进行核查,并举一反三在全市开展了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该整顿活动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并邀请多家新闻媒体参与,对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窗口服务单位的作风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明察暗访。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往往抓一抓好一点、松一松又抬头。改进作风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只有盯得紧,作风转变才能有进度;只有查得严,推进落实才能有力度。基于上述认识,该市一系列密集的监督检查活动相继展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西安市再次聚焦作风建设,对一些权力集中部门、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专门开展了“三难”问题集中治理。同时,加大庸懒散奢问题整治力度,市纪委、监察局组织4家市级媒体深入全市各个单位,对庸懒散奢和公车私用问题开展了集中暗访活动。针对媒体曝光的部分单位在全市作风纪律再次聚焦活动中仍存在“衙门作风”和个别工作人员工作纪律松弛等问题,市纪委、监察局对存在问题的8个单位开展了作风效能监察,督导相关单位及时核查事件原因并进行整改。
从今年年初至9月底,西安市先后组织大规模集中检查9轮,上到市级部门,下至区县机关、乡镇社区,检查范围覆盖了全市740余个单位。检查内容包括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风纪律执行情况,公款吃喝治理情况,公务用车、职务消费和“三公”经费管理情况等。
严肃查处违纪人员
先后处理261人,震慑力大
今年3月,有群众举报沣东新城管委会副巡视员、王寺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主任祝某违规超标购置并固定使用进口越野车,市纪委、监察局接到举报后,迅速进行调查核实,对祝某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撤职的处分。
4月,市纪委、监察局又接到举报,市公路管理局长安公路段超标配置越野车。经调查属实后,市纪委、监察局给予该公路段段长陈某停职处理。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正风肃纪正当时,仍然有人敢顶风违纪。对于这样的行为,必须严惩!
今年下半年,西安市纪委、监察局通过暗访方式加大对庸懒散奢问题的整治力度,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坚持一露头就打、有苗头就查,对发现并核实的50个问题严肃处理。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三难”问题整治工作中第一批涉及的8个问题进行了重点查处。同时,对媒体曝光的8个仍存在“衙门作风”的单位,在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人员的基础上,对相关领导干部进行了行政问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问题,西安市纪委、监察局联合市教育局和物价局开展了教育乱收费专项整治活动,约谈35所“热点”学校的校长,免去了违规收费的雁塔区北池头小学校长职务,出现违规收费问题的有关单位被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正风肃纪活动中,共有26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数字体现的是西安市治理顽疾的决心。“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就要‘零容忍’,决不遮掩,决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样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消除侥幸心理,不敢、不能、不愿去触碰‘红线’。”西安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建章立制确保长效
出台20余项制度,力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孩子“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市纪委、监察局督促教育局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实施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即在县(区)域中小学中,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吸纳3至5所同类型、同层次的相对薄弱的成员学校,就近合理组建成一个大学区并实施“捆绑式”发展。此举促进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有效遏制了教育乱收费和“择校热”问题。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章立制并堵塞漏洞,这样才能形成长效机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编织结实管用的制度笼子,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用好的制度营造好的环境,用好的规定打造好的作风。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西安市纪委、监察局出台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委相关规定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办法》,并在今年春节前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务用车治理切实改进领导作风的通知》和《关于厉行节约严禁公款吃喝的规定》。为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关工作作风问题,专门出台了《行政问责办法》,把作风问题纳入问责范围,弥补了行政问责盲区。为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过一个廉洁的“双节”,下发了《关于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不正之风的通知》,在全市进一步重申《厉行节约廉洁过节规定》、《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十禁规定”》。
今年以来,西安市先后制定出台20余项规章制度,既促进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常态化,又刹住了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