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看住国家资产、集体财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陕西纪检监察机关如何立足自身职责规范管理农村集体“三资”?如何盯紧项目资金的使用?又如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着这些思考,聚焦今年乡村振兴领域工作动态,本刊记者采写了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洋县风光。(洋县纪委监委供图)
资金、资产和资源这“三资”,是乡村赖以生存的家底,也是村集体发展壮大的底气。
自今年2月起,陕西省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位列其中。在这次专项整治中,陕西以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为重点,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中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在全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无偿、拖欠或低价占用,违规出租出让、发包集体资产资源等问题,严肃查处监守自盗、贪污侵占、套取骗取集体资金等问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得怎么样?村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资金落实得怎么样?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如今,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融入基层治理,以精准监督助力村集体管好、用好“三资”,以规范运行的“三资”为乡村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在陕西落地见效。
上下联动
盘清村集体“家底”
“8月底全省村均收集合同37.2份,但仍有个别地区数量较少,其中有4个县(区)清收的合同在15份以下。”9月1日,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会议室,合同清理专班的工作人员和前来督导调研的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面对面交流、梳理情况,讲清问题,寻找解决路径。
农村集体“三资”构成复杂,加之农村各种经济活动基本以合同形式表现,省纪委监委以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为抓手,盯住党委主体责任、牵头部门监管责任,督促省直牵头部门制定方案、逐一量化目标,并通过调研督导、下发工作提示函、通报等方式推动全面纠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
全省在部署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行动之初,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力量,将省农业农村厅、省司法厅、省审计厅、省发展和改革委等部门纳为成员单位,集中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在横向覆盖、纵向贯通中协作配合,形成“统筹协调联动、信息共享、线索排查处置”工作机制。
省农业农村厅政策法规与改革处副处长靳程飞对此感触颇深。他说:“省市县三级组建专班126个,合同清理工作按照5个阶段13个步骤有序推进。115个县(区)还将合同清理工作以公告的形式张贴到村里、组里,公布纪检监察机关和农业部门的举报电话。”
农村集体“三资”说的是农民的事儿、农村的事儿。这些基层的事儿,基层的纪检监察干部了解得最清楚。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插一线,结合整治重点,精准发力,督促行业监管部门全面排查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进监督、全程监督。今年6月,西安市未央区纪委监委组织公安、税务等部门及时开展联合调查,现场督办合同清理工作中进展缓慢的村 (社区)。“我们制定‘日报告、周推进、情况通报、信访举报信息销号管理、问题线索移交反馈’五项制度,强力推动落实,压实行业部门和属地街道主体责任,推动了治理工作高效运转。”西安市未央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权伟说。
“三资”底子不清且涉及的量多面广,“三资”处置程序、方式不规范……一些问题在这次专项行动中逐渐暴露出来。陕西省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开展专责监督,职能部门负责具体整治,确保整治工作全面部署、细致分工,有检查、有督办,推动专项行动在全省各地见行见效。
为求工作实效,陕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靠前监督,截至8月底,全省已收集登记合同66.5万份,涉及金额739.9亿元;审查发现问题合同38.1万份。目前,“三资”合同清收阶段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逐步转入审查反馈、整改纠错的关键时期。
石泉县中池镇纪委干部到筷子铺村监督检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宁本枝 摄
管住“微权力”
让村子风清气正
汉阴县观音河镇水田村监委会主任宋凤勤,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勤廉监督员。
也正是这个新身份,让他发现了村里一份合同背后的端倪。作为水田村的勤廉监督员,宋凤勤在整理村集体经济合同时,发现一份2020年11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某豆制品生产加工厂签订的借款合同已超期1年,本金50万元仍未归还,利息也未支付。宋凤勤很快把问题线索整理后上报镇纪委。
镇纪委立即展开核查,发现借款人刘军并非该豆制品生产加工厂法定代表人或合伙人,作为经办人的村委会副主任刘衍斌未详细了解借款人刘军与借款企业之间的关系,便将村集体账户资金直接转入刘军个人账户,导致扶贫项目资金被套取,村集体利益受损。最终,刘衍斌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观音河镇及水田村村委会被责令催收刘军未及时归还的本金及利息。
汉阴县纪委监委紧盯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和群众利益诉求,充分运用村级监督模式延伸监督触角,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统筹衔接。“运用‘一清单三台账’工作机制,将村集体‘三资’领域各阶段任务重点,列入每月制定下发的勤廉监督员履职清单中,明确勤廉监督员工作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汉阴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全县94名勤廉监督员每月上报问题线索台账,其中涉及“三资”管理方面的问题线索,镇纪委迅速开展调查,督促解决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涉及面广,必须紧盯重点、靶向发力。陕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惠民富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着力破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今年3月以来,宁强县纪委监委抽调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司法等专业人员16名,成立4个督导检查组,开展督导检查6次,实地督导200余个村(居),排查问题线索5件,立案5件。在督导检查中,督导检查组发现该县禅家岩镇张家坝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某某,在未按照规定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进行集体决策的情况下,私自将4000元收益资金发放给该村村民,损害村集体利益。郑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乾县大杨镇让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某某为套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私自决定以村委会名义签订虚假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合同。经调查,乾县纪委监委决定给予周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乱象是影响农村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农村集体“三资”治理中,眉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权属不明,民主监督、专责监督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开展点题整治和靶向施策,依托“室组镇”联动监督机制,升级打造常委委员负责的“链长制”工作模式,优化组建3条工作链,对全县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运营情况全面摸排清查,严查实纠合同不规范、资产交易不公开、民主决策不到位等“顽瘴痼疾”,推动“三资”管理更加规范化、透明化。
“三资”管理规范了
村子发展后劲更足
9月5日10点34分,靳程飞打开手机里的合同清理规范微信小程序,此时此刻全省各地市农村集体“三资”合同的“已清收、待初审、审查中”等信息一目了然。
“方便,高效!可以随时审、随地审、跨部门审。”靳程飞和专班的同事们能实时掌握工作进度,横向看到各地进展情况,“不仅仅是数据,每份合同的照片都会上传至这个小程序。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上相关的几个部门可以实现同步审核。审出问题后,能在小程序里及时反馈,镇、村一级看到详细情况后会督促村里整改。整改后会重新上传,进而进入复审阶段。”在合同清理规范微信小程序的“加持”下,农村集体“三资”合同的审查、反馈、整改形成了闭环,实现可追踪。
作为一个平台,合同清理规范微信小程序能够清晰反映出农村集体“三资”合同逐渐规范的变化。这些合同签订规范了,村集体发展的后劲也就更足了。
“村里的闲置荒地终于流转出去了!”在眉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横渠镇豆家堡村长期闲置的180余亩荒滩地,以土地入股的模式,建成了养猪场和粉条加工厂,每年为村集体增加1.5万余元收益。眉县纪委监委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后,督促村集体有效整合资源,盘活了闲置资产。
在陕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查处合同背后反映出来的贪污侵占集体资金等问题,如在西安市灞桥区纪委监委的有力监督下,发现狄寨街道新华村4名村干部,在代表本村承揽某工程修建项目时,通过伪造报账资料,私分本属于村集体的项目盈利款13.45万元;另一方面通过监督压实主体责任,推动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如在西安市未央区纪委监委的跟进监督下,曾经拖欠草滩街道韩家湾村集体一年半租金的陕西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向村集体补交了欠款599.84万元。截至9月20日,西安市未央区纪委监委督促行业部门完成合同整改率达99.9%,追缴合同欠款9779.23万元,整改后合同价款年均增加1706.51万元。
账务管理不规范、借款利息未收回、口头约定……合同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形形色色,需要去匡正、改善。在靳程飞看来,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通过清仓起底,逐渐形成一种规范意识,形成一种规范的运行模式,才能更好保障村民权益。
如今,全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合同治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基层治理的规范化。在眉县纪委监委积极推动下,首善街道辖区的各村已经设置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构,配备不少于3名监管工作人员,落实办公经费,邀请专业人员对会计知识、管理制度、议事规则等内容进行培训,守好农村集体“家底”;宁陕县则理顺职能责任,横向划清县级部门监督责任边界,纵向界定县镇村三级责任清单,形成全方位监管合力,着力解决村集体资产“谁来管”的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背后是管人管权管钱,纪检监察机关将持之以恒用监督护航,以精准监督推动责任落实,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