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员”监督护航县域经济发展
打印

镇坪县航拍图。(镇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镇坪县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其境内的鸡心岭是陕西省、重庆市、湖北省交界点,恰好处于中国版图的“心脏”位置。

唐武林很喜欢自己的家乡,总是用镜头记录镇坪的山山水水,还开办了一家传媒公司。一年前,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

“我平时要跟着公司的项目到处跑,跑的时候就习惯去‘盯’一些问题,没少跟纪委监委打交道。”成为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的1年多时间里,唐武林可没闲着。起初,不少人觉得他这是“管闲事”,也不认为小小的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能监督出什么问题,但在2024年4月,唐武林发现了一个问题。

当时,唐武林和同事在镇坪县牛头店镇拍摄宣传片,当无人机掠过一片村庄时,唐武林看着拍摄到的画面有点疑惑:“这儿以前是一片空地,好像没这些厂房,会不会有啥问题。”拍摄结束后,他跑到牛头店镇纪委,向镇纪委干部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经走访了解,镇纪委发现这片位于牛头店镇白珠村的厂房和办公楼等设施属于某建材有限公司,该公司未取得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存在非法占用土地问题。最终,牛头店镇纪委给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党内警告处分,并要求其尽快整改、完善审批手续。

2024年以来,镇坪县纪委监委共聘任了28名像唐武林这样的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他们或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是媒体记者、乡贤人士,监督内容主要是紧盯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等方面的履职情况,收集问题线索并及时向镇坪县纪检监察机关报告。

“我们对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反映的问题会及时研究、转办、交办、督办,并向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反馈办理结果。”镇坪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刘盛菊说。

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镇坪县纪委监委出台了清风护航经济工作的若干措施,在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加大问题查办力度的同时,探索实施了“两员”精准监督模式,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是其中“一员”,而重点项目监督员是另外“一员”。

与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不同,重点项目监督员来自纪检监察干部,主要对全县100余个重点项目实时监督,摸清项目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干部作风情况等,以精准监督推动问题整改。

最近,担任重点项目监督员的镇坪县曾家镇纪委书记杜武,经常到鱼坪村去查看“一方山水”文旅康养项目进展情况。这个项目是市上重点项目,杜武积极协调解决该项目在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诸多环节,我们要全面了解项目动态,才能实现精准监督。”杜武说,“从立项到竣工要办哪些手续,工作流程是什么,了解这些内容就知道监督重点在哪里了。”

成为重点项目监督员后,杜武手边一直放着《重点项目建设过程监督工作导引》,里面围绕项目建设全过程详细列明了企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新开工项目的监督重点。这份《工作导引》制定前,镇坪县发展和改革局专门与县纪委监委沟通对接,梳理出项目建设的难点和堵点。《工作导引》制定完成后,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人员又来到县纪委监委现场培训,帮助重点项目监督员更清楚项目建设过程、更明确项目监督重点。

同时,镇坪县纪委监委对重点项目建立“三个清单”。即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重点项目监督员根据任务清单,深入项目一线开展“蹲点式”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现场反馈、提出建议、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整改。

为强化全过程监督,镇坪县纪委监委要求相关部门负责的重点项目提前5天向纪检监察机关报备。重点项目监督员得到项目信息后,有充分时间了解项目基本情况、运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研究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确定监督重点后对关键环节的关键人员进行提醒,确保项目建设廉洁高效推进。

“项目开工后,我们实行‘月调度’工作机制,定期通报监督情况,结合问题清单,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制度规定,堵塞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漏洞。”镇坪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两员”监督,镇坪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领导干部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利用职权参与项目建设、收受礼品礼金等违纪违法问题,先后有6名领导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1名班子成员被留置并移送司法机关。

2024年以来,镇坪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要求,立足职能职责,针对高质量项目支撑不够有力、营商环境不够优化、干部作风能力不够过硬等问题,发现涉及高质量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线索43件,立案27件,党纪政务处分21人;涉及营商环境问题线索97件,立案62件,党纪政务处分47人。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整改纠偏、深化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下一条:干部作风“实”企业底气“足”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