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积极探索创新 全面深化乡街办案协作区制度
打印

    2007年,临潼区为破解基层纪委人熟案难办的难题,同时也为了缓解查办案件过程中办案力量不足的矛盾,及时开展了办案协作区的试点工作。2008年下发了《关于建立纪检监察案件检查网络和办案协作区的通知》,在全区推行办案协作区制度,建立案件检查网络。当时全区共划分为7个案件协作区,以各单位纪(工)委书记和网络成员为办案骨干力量,在区纪委统一协调指挥下开展相对独立的案件查办工作。2010年,在省纪委监察厅下发《关于在全省实施乡镇纪委办案协作区制度的意见》后,该区在学习领会文件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实行办案协作区制度以来案协区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客观查找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经过研究,提出了健全完善办案协作区的“八个一”措施:即成立一个组织、建立一套制度、下发一套文件、召开一次动员会、摸排一次案情线索、查办一批案件、举办一期培训、树立一个典型,全面深化街乡办案协区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案协区工作相关制度。成立了由区纪委书记任组长,由区纪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区纪委常委和各室主任为成员的案件检查网络和办案协作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室,负责对纪检监察案件检查网络和办案协作区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纪检监察室主任担任。


为了使办案协作区的设置更加合理,2011年该区将全区23个街乡和80个部门重新划分为9个案件协作区,确定一名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为协作区区长,并以原网络成员为基础建立了办案人力资源库,作为协作区办案的骨干力量。针对班子调整的情况,今年专门印发文件,规定案协区负责人要根据班子调整情况及时同步调整,网络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调整的,由协作区负责人牵头进行及时补充,以保证工作需要。


    不断完善办案协作区制度建设,一是明确职责,即线索排查、查办案件、违纪违法预防、经验交流总结、案件复查。二是出台了《办案协作区工作制度》、《办案协作区“一案两报告”制度》、《办案协作区案件线索排查制度》、《办案协作区案件主办人制度》等一整套制度,各协作区要有固定的办公场地、案卷资料要及时收集归档、办案工作制度要装裱上墙,进一步对案件协作区的工作加以规范。三是为提高办案协作区办案人员的查办案件的积极性,出台了《主办人管理制度》、《主办人职责》、《主办人考核奖励制度》、《办案工作纪律》等制度,明确办案人员职责,加强考核和奖惩。


    (二)强化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办案队伍。自协作区制度实施以来,该区一直把建设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能打善战、战之能胜的案件检查队伍作为做好办案协作区工作的关键和重心工作来抓。


    一是设立办案人力资源库。从23个街乡和80个部门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各选取1名纪检干部,纳入办案人力资源库,以区纪委监察局为网络协调指挥中心,各街乡、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全区纪检监察案件检查网络。资源库网络成员作为办案协作区的案件检查队伍,在区纪委监察局和案件协作区的协调指挥下负责协作区案件的查办工作。


    二是抓好办案人力资源库成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首先举办纪检监察工作培训班,邀请市区纪委监察局有关领导和干部,就纪检监察业务范围、谈话的方法、技巧、证据鉴别、运用、笔录制作等内容进行专门的业务知识培训;其次积极开展以案代训,通过抽调参与办案的方法,达到培训的目的,制定了办案协作区网络成员以案代训计划和以案代训安排表,每季度有计划的抽调干部进行以案代训,具体规定每一成员轮训期限为一个季度,参与查办案件不少于两件,并且详细规定了轮训期间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篇目,达到的要求,在每次轮训结束后,都分别写出心得体会。第三是倡导督促自学,向网络成员和专职基层纪检干部购买发放相关案件查办工作书籍,提出自学要求,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写出学习体会。目前举办纪检监察知识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达400余人次,配发有关案件查办工作资料近百册。


    (三)精心实施,切实抓好办案协作区案件查办工作。推行办案协作区的制度,目的就是要通过改变查办案件的现状,真正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效。为了促进案协区案件查办工作,我们实行区纪委领导分包负责制,并迅速向办案协作区交办了一批案件线索,精心组织力量进行查办,以查办案件的实际效果,检验办案协作区的工作。


    截止目前通过办案协作区查处了何寨街办庙底村党支部书记王双田违规发展党员、小金乡小金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丽君违反庄基审批程序收取费用、零口街办西段村挪用退耕还林资金、徐杨卫生院长违规办理村卫生室证索要钱物、骊山供销社主任潘社教个人生活作风等各类案件线索12件,其中立案4件,给予党纪处分8人。


文章来源:临潼区纪委


上一条: 组织“体检” 群众打分 自我教育
下一条: 户县五措施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