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项目化”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管理
打印

    2011年,三原县围绕省纪委开展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执行落实年”活动,在总结去年作为咸阳市唯一试点县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抓重点、求突破,创特色、提水平”的工作思路,探索运用项目化管理的办法,深化提升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科学设置项目课题。制定下发了《关于实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项目化管理的意见》,在注重全面覆盖的同时,针对领导干部监督、工程建设、民生工程、行政执法等社会关注度高、权力集中、资金流转密集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重点任务,采取“命题作文”的办法,科学设置了25个重点项目课题,根据各单位的工作特点和职能,由8个镇、17个县级部门负责承担项目任务,通过立项、审批、实施、管理、考核等工作环节,项目化深入推进。

 

    二是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实行项目“法人制”,由县级党政领导包抓联系,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采取“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措施。各承办单位精心编制项目实施流程图,明确项目责任领导、承办科室、工作计划、完成时限、量化目标、推进措施、考核办法;同时,实行“倒计时”作战,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集中力量抓进度、抓落实。县防控办建立了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库”,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定期下发情况通报,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共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3个。

 

    三是注重创新项目特色。按照“确定一个项目,破解一项难题,完善一项机制,形成一项特色”的要求,集中攻关、破解难题,初步形成了“县有特色、镇有亮点、部门有精品”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比如,陵前镇围绕“镇村重点工程建设”进行立项,采取了“三议三公开”的防控机制;县民政局围绕“民政专项资金落实”进行立项,采取了“一评审、二公开、三公示”和资金发放“四联单”的办法;西阳镇围绕“农村三资管理”进行立项,采取了“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嵯峨镇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进行立项,采取了“镇纪委预审制”;陂西镇围绕“政府采购监管”进行立项,采取了“四人联签制”。

文章来源:三原县纪委


上一条: 礼泉县全面促进各项工作创新求实
下一条: 三原突出“三责”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