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淳化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坚持落实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精神和要求,充分发挥“大宣教”优势,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体现特色,注重实效,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蓬勃开展、生机盎然,清廉之风在淳化大地处处吹拂。
创新载体,传播反腐倡廉“正能量”
反腐倡廉,宣传是先导。2015年淳化县坚持打造纪检监察工作特色品牌,坚持依靠创新驱动,优化机制体制,拓展宣传渠道,强势推进对外宣传,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安排部署。年初,制定下发了《2015年全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和《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宣传报道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召开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部署会,明确了2015年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思路、目标任务、考核检查、评先争优标准和实施步骤,把宣教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内容,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进一步促进工作开展。
——发挥媒介作用。利用淳化电视台、淳化快讯等媒体开展新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宣传,在《淳化快讯》开设专栏,图解党纪条规,积极加强引导,唤醒纪律和规矩意识。紧盯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重申有关纪律规定,发送廉政提醒短信36期5590余条,通报明察暗访情况及典型问题4期16人,释放了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注重信息报送。加大对“中纪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秦风网”、“咸阳廉政网”、党风与廉政杂志的信息报送工作力度。动员全体干部撰写宣传稿件,全年累计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158篇,其中中央级媒体3篇,省级媒体117篇,《咸阳日报》及市级纪检监察信息刊登38篇。
健全机制,廉政教育打好“预防针”
——深化特色教育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县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大会并形成制度,县委书记、县长亲自讲党课,纪委书记作形势分析报告,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及时提醒、早打招呼。创新开展各镇、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廉洁从政公开承诺活动。每年6月组织党员干部接受一次党性洗礼,坚持编印1期《廉政资料》,每月建立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培训制度,每年组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2次,村级党员干部培训1次,党员干部受教育面达到96%以上。
——完善常态教育机制。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重点,加强节假日前后廉政教育。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节前送“廉礼”活动,一年来向全县领导干部发放廉政书法作品500余幅、廉政春联2000余幅,提醒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各项规定。建立领导干部“廉政短信”发送平台,坚持每周五向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发送廉洁从政提示短信,做到教育常态化。
——强化警示教育。收录编印全市近年来发生在干部身边典型案例300余册;在淳化廉政网开设《警钟长鸣》专栏,实时更新腐败案例。组织全县70余名镇(中心)、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家属赴富平监狱开展“当好廉内助,吹好枕边风”警示教育活动,在党员干部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充分挖掘爷台山、桃渠塬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文化资源,加大廉政元素包装开发,打造了2个主题鲜明、廉政文化厚重的廉政教育基地。累计组织6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廉政文化熏陶。
丰富形式,廉政文化引领“廉风尚”
——开展廉政文化“上墙”活动,把农村作为廉政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建设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社区(村),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氛围。坚持用这种更加贴近群众的方式将廉政文化元素融入生活,使廉政文化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生活方式和自觉意识。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廉政文化村13个、廉政文化广场16个和廉政文化街10余条。
——淳化县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廉政教育的新途径,充分挖掘县域文化资源,坚持“结合实际、通俗易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廉政廉戏下乡、廉政书法作品展以“广场廉政文化”为主题,用歌舞、相声、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广大农村基层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
抓好培训,锻造纪检监察“生力军”
——深化“三转”要求。严格落实专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职责,深化纪委内设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健全运行机制,取消或退出议事协调机构48个,调整纪委常委3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9名。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再监督,严格执行纪律,强化问责追责,推动监督执纪问责方式的转变;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着力锤炼严细深实的作风。
——注重自身教育引导。坚持教育先导,强化学习,开设“夜校微讲堂”,举办培训18期,累计选派3名同志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进行培训,推行“上挂下派”、“以案代训”制度,提升了基层办案人员业务能力,加大培训教育,累计组织各类纪检监察干部培训活动40余场次,受教育干部达2000余人次,全面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
——加强自身监督管理。完善纪检监察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干部管理信息库,强化了干部监督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坚决防止“灯下黑”,用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