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把涉军信访问题作为信访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四项措施,坚持定期下访,强化思想疏导,搞好重点帮扶,落实解困政策,有效解决了一批信访问题,大大减少了军转干部集体访问题的发生。
一是深入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组织开展了“走百家企业,访千名军转干部”活动,编印了《军转干部宣传提纲》,采取“跑、查、核、补、建”等措施,深入基层走访,建立军转干部数据库,设置了市、县军转干部“联络图”、解困工作“动态表”,为1050人补发拖欠工资、补交养老金、医保费650万元,发放困难补助金3898万元,为1787人补办了养老和医疗保险。
二是围绕重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围绕军转干部中的“重点工作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对有实际困难的解困帮扶;动员亲属、战友、同学、亲戚等进行亲情感染做好说服工作;领导包户走访了解情况;与军转干部作出限期处理问题和受理期间不再上访的双向承诺;同重点对象约谈,引导其依法有序上访。与原咸阳造纸厂、铸字机械厂等重点企业、重点人员“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实现了连续两年全市军转干部赴省、进京集体上访零参与。
三是帮困解忧,把温暖送到家。积极开展“结对子、交朋友、帮就业、送温暖”活动,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困难。对特困人员,实行“一对一”重点帮扶,问其苦、关其难、解其困,为800余名军转干部发放救助金240余万元; “八一”、元旦等重大节日,市级领导分组包片,对功臣模范家访座谈重点慰问,征求意见、收集问题、交流信息,使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2010年为23名功臣模范发放6万余元慰问金、慰问品,征求意见32条,解决问题15件;为军转干部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优先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享受税费减免,安排他们从事公益性工作,开展“一站式”服务,为他们免费提供就业信息。2010年为740名下岗军转干部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帮助420人实现了再就业。
四是完善制度,把预防常态化。多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协调联络机制,纪委、维稳办、人社、公安、财政、工信委、商务、交通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摸排线索,形成联防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检查督办机制,纪委、两办督查室组成联合督查组,深入县区、企业对解困政策的落实、资金的分配和化解信访问题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要求解决到位,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制定了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组织领导、工作方法、处置程序、责任追究,对信访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建立健全节假日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包案制度和月报制度,使一些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确保军转干部的稳定。
文章来源:咸阳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