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纪委严把“五关” 规范工程建设招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县纪委在全县先后开工建设的168个国投、财政资金项目的招标过程中,纠正偏差30多起,节约资金6000多万,有效地保障全县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该县的具体做法是:一是严把工程备案关,杜绝“规避招标”。县纪委建立了高效、灵通的建设工程计划信息系统,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将所建工程的手续如期上报县纪委监察室备案,没有备案的,一律不准招标、开工。二是严把信息公开关、杜绝暗箱操作。县纪委明确规定,工程招标信息在公告之前都必须经县纪委监察局审核,以实现有效的监督。三是严把投标人入选关,杜绝潜在投标人。县纪委根据不同建设规模,规定了入选投标人人数及审查、公布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严把开标评标关,杜绝“围标串标”。县纪委对开标评标工作进行 严格审查,检查投标文件传递、开标过程以及项目经理是否到位,在评标中,采取随机抽取专家、随机确定子项的办法进行。五是严把履约管、拒绝分包转包。为了加强对履约的监督,县纪委除了规定一些硬性规定以外,还为全县投资在15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派驻监察组,现场全程督查。
文章来源:咸阳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