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全面落实点名接访制度
打印

 
  
    咸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组织、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省纪委部署推行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后,在市纪委五届四次全会上对点名接访工作作了安排,下发了实施意见,制定了信访举报工作要点,各县区市纪委监察局、各乡镇纪委制定了点名接访实施方案,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市、县纪委信访室负责点名接访制度的具体落实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明确要求。市纪委要求各县市区纪委、各乡镇要在醒目位置制牌公示所有领导的照片、姓名、职务、职责分工、联系电话,同时制牌公布信访受理范围、信访归口办理指南、点名接访工作流程、信访人员的权利义务、信访办理时限、双向承诺等六项制度。秦都、旬邑等县区纪委完善了点名信访制度,细化了点名接访簿册表单,统一了公示牌的规格样式,在县区市委办公大楼显眼位置展出公示牌,永寿、长武、旬邑、三原、泾阳等县区纪委统一制作公示牌,发送乡镇纪委公示悬挂。
  三是广泛宣传,营造舆论。市县区纪委普遍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简报、资料宣传点名接访制度,公布纪委领导的资料分工。乾县纪委发放点名接访宣传资料2000余份,扩大了影响,宣传了群众。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是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各县市区纪委都抓了二至三个试点乡镇,树立样板,典型示范,采取现场推动的办法促进点名接访工作全面开展。全市13个县市区纪委、全部162个乡镇、还有198个部门已经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参与接访活动的县区纪委领导119人,乡镇部门领导789人。为了有效推行该项制度,市纪委实行常委抓县区、信访室抓指导的办法,逐县检查指导。渭城区纪委采取常委抓点的办法,将正阳镇、文汇路街道办事处、区农业局、教育局作为示范单位,武功县纪委以普集、大庄、贞元镇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点名接访全面开展。
  五是结合实际,力求创新。市纪委将点名接访制度落实与咸阳正在推行的民情直通车相结合,把领导接访与干部下访结合,与优化投资环境、保障科学发展活动相结合,紧紧围绕国家拉动内需,加大投资、保持经济增长和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安排领导接访日程,加大对重点项目涉及地方的下访频度,各县区纪委常委带队,定期下到集镇、村组和企业单位、施工现场。西平铁路、咸旬高速公路沿线各县区、乡镇纪委重点下访道路建设征用土地的乡镇村组,现场接待处理信访问题,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将挂牌接访的领导扩大到乡镇所有领导干部,淳化县润镇、城关等乡镇还将接访工作延伸到村支部,建立了村级信访接待室。
    六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点名接访的关键是领导亲自接访,亲自解决处理问题。市县区纪委把重点放在解决处理问题上,要求县市区纪委常委、乡镇纪委书记每个人都要抓几个接访和解决处理来访的典型案例。选择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问题,干扰重大建设项目建设、破坏投资环境的问题,采取领导包案的办法,进行重点查办督办。截止5月底,全市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共接待受理问题710件,其中属于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356的件,邻里纠纷78的件,群众生活困难164的件,要求落实政策的55件,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问题的57件。已经协调处理、查办解决的435件,正在办理的132件,转办95,待办48件。其中,初核306件,立案28件,警示训诫116人,党政纪处分15人
    点名接访制度制度的推行进一步提高了县乡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群众观念,畅通了信访渠道,理顺了群众情绪,转变了干部作风,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的信访的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

文章来源:咸阳市纪委


上一条: 咸阳市从四个方面强力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下一条: 秦都区检察院“四廉”措施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