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三民服务”与群众心贴心——三级连动网便民 一辆服务车亲民 十分钟服务圈惠民
——永寿“三民服务”与群众心贴心
打印

只用跑一趟,就能办完想办的事;

站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养老、低保等事项;

只需十分钟,就能走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事……

这是笔者近日在永寿城乡看到的为民服务新举措。据悉,去年以来,该县大力开展“三民服务”,不断创新为民服务体系,全力构建“上下联动、职能延伸、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务新路子,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建设三级连动网 真心实意方便群众办事

该县全面建立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便民服务站(室)为基础的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群众办事只跑一趟路、只进一个门、只问一个人就能办完想办的事。便民服务实行“六件”办理,将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分为即办件、答复件、补办件、联办件、上报件、退回件六类,限时处理;实行并联审批,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办结的事项,通过联合受理、同步办理,统一发送的方式办理,解决办事企业和群众“两边跑”的问题; 实行预约协办,对于重大项目实行预约办公,上门服务,确定专人指导帮助准备审批资料、协调审批部门、引导办事人员申报办理,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截止目前,已建立县政务服务中心1个,镇便民服务中心13个,村级便民服务站39个,配备工作人员189人。共办理便民服务事项1389件,其中审批类398件,服务类476件,解答咨询515件。

开通便民服务车 为偏远山区群众上门服务

“没想到一个电话便民服务车就开到了家门口,没想到我家的头疼事这么快就解决了!”该县马坊镇高刘村刘新立最近逢人就说他的两个“没想到”。原来刘新立家庭条件差,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去年妻子又患上了尿毒症,为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生活举步维艰,想申请低保不知该找谁,又要照顾病人出不了门,时常苦恼不堪。便民服务车接到刘新立电话预约后,及时协调马坊镇和县民政局,帮助申请了农村低保,解决了大病救助1.74万元。 让刘新立受益的,就是该县便民服务体系的一个有效载体——便民服务车。

该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群众,办事需要往返几十乃至上百公里的山路。为此,该县购买了一辆便民服务车,定期巡回镇区、村组,倾听群众呼声,为民排忧解难,将便民服务平台延伸到了群众家门口,通到了群众心坎上。

去年以来,“便民服务车”出车120次,走进全县12个镇区249个村,发放宣传材料238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546人(次),现场解决375件,协调办理228件。

打造十分钟服务圈 转变服务社区居民理念

去年以来,该县围绕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推行“十分钟便民服务圈”,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圆心,以十分钟路程为半径,科学设置便民服务机构,让社区居民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目前,累计接待居民1340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起,协调安置“4050”下岗失业人员320余人,为14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贷款90万元,为居民办实事127件。同时,通过开通民情电话、设立民情信箱、建立居民接待站、发放《民情日志》、确定“领导接待日”,建起了一个多渠道、全天候的民情民意收集平台;全县5个社区全部实现了热线电话接入和居民接待站“24小时专人值班”,每个居民小区、每栋楼宇都有专人包抓。

如今永寿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已成了人民群众的“服务站”、弱势群体的“救助站”、娱乐休闲的“文化站”、创业致富的“加油站”。


上一条:永寿:办理群众信访举报坚持“三个及时”
下一条:咸阳下大气力整治投资发展环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