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五抓五促”彰显发展活力
打印


  丹凤县紧紧围绕服务全县中心工作这个大局,通过“抓作风促转变、抓项目促发展、抓产业促增收、抓民生促保障、抓稳定促平安”有效载体,使全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彰显发展强势。

 

  抓作风促转变。为解决乡镇干部走读和机关服务不优的问题,积极推行明查暗访、“八办”工作法、干部作风投诉、督查督办、跟踪问效等制度。坚持每周由县级领导带队,对乡镇、部门干部职工在岗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突击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在全县通报。大力推行干部管理十项制度,即:推行查岗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民情日记制、干部评议制、干部去向公示制、干部作风举报有奖制、党员干部承诺制、亮相曝光制、改变工资发放制、培树典型制。严明的工作纪律使全县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成为丹凤老百姓乐于称道的话题。

 

  抓项目促发展。为了及时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该县组建了28个重点项目包抓工作队,建立日报告、周通报、旬检查、月评比、季度曝光、年度一票否决、奖惩、成果运用、督查督办、监督约束等十项制度。依托“矿业建材、电子化工、果酒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和八大循环产业链,做大做强钒、铁、石墨、水泥、葡萄酒产业和生态食品加工项目,加快丹凤工业园、商棣产业转移园、留仙坪盐化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入住,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95亿元,同比增长45.2%。45个市政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拉大了县城框架。深度挖掘开发丹江漂流生态体验游、“六大人家”乡村游、冠山景区配套、大秦岭空中体验游等建设工程,完成旅游接待7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县域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抓民生促保障。围绕让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全县启动民生工程建设项目129个,现已竣工11个,完成投资1.23亿元。其中民生教育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382万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万元,公共卫生工程完成投资751万元,社会保障工程完成投资350万元,廉租房保障、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扶贫移民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等工程完成投资6036万元,涉及农村安全饮水、沼气工程、基本口粮田、以工代赈、县城供水和重点基础设施等八个方面55个项目完成投资3658万元,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1万元,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投资81万元。

 

  抓产业促增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领致富、带头致富的作用,采取“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实现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新发展肉鸡、生猪、核桃、山茱萸、蔬菜、药材等龙头企业8户,建成5个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万湾--商山—贺家村—东川—南坪5000亩设施蔬菜产业带,建成养殖小区51个,畜牧产业园区4个,养猪小区15个,10万头生猪镇4个,在西安、南京等1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农产品营销网点,培育发展了1000多个农产品营销大户,在全县208个村设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员,16个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党员张丹英筹资6600多万元,建成了集饲料、孵化、屠宰为一体的华茂牧业公司,成为全县乃至全市肉鸡产业的龙头。

 

  抓稳定促平安。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平安县目标,采取政法部门包抓十一类平安建设示范工程,全面开展市级平安先进镇创建活动。由各综治委专门工作小组牵头,对全县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居民区、车站、校园周边等重点地区和治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专项整治。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明确由各镇书记兼任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主任,完善县、镇、村(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和工作站“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工作联勤、平安联创”“五项制度”长效机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08 件,调处成功率达98%。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六进农户、服务群众”、“五比五创”、“四个巡回”等活动,大力提升政法队伍整体素质。成立6个宣传组,集中宣传平安建设相关内容,受教育群众达16.2万人次。

文章来源:丹凤县纪委


上一条: 商州区深化“为企服务”助推重点项目建设
下一条: 丹凤县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