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阳县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在全县集中开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极大地转变了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赢得了民心,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县域经济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9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总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36.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47元,同比增长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3元,占年计划53.4%,同比增长25.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等16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指导协调全县主题教育活动。二是落实专门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县上从有关部门抽调14名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作风过硬的干部充实到县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并设立综合材料、宣传报道、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四个工作组,分工负责抓好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和任务落实。同时,在各单位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上经过多方协调,从原县委宾馆挤出4间房子专门用作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解决了集中办公用房问题。三是及时落实办公经费。县上把主题教育活动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及时划拨6万元工作经费,购置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脑、电话、打印机、传真机等必备的办公用品,确保了主题教育活动工作正常运转。各镇、各部门、各单位也都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了办公人员、办公经费,为全县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认真动员部署。5月13日,县上召开全县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议,对全县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各镇、各部门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对本单位、本部门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宣传动员、周密安排,快速启动了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府及部门门户网站开设了主题教育活动专题栏目,及时宣传报道各级各部门主题教育活动工作动态、方法措施、工作成效等,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主题教育活动热潮。各镇、各部门利用宣传车、召开干部职工会、办简报、黑板报、刷写标语、发放学习宣传材料等方式,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县共召开各类宣传动员会120余场次,发放学习宣传材料1万余份,编发宣传简报(讯)174期(条),办黑板报382面,刷写标语675条,专题新闻报道16条。
创新活动载体,突出教育特色
一是确定活动载体。为了将主题教育活动引向深入,县委结合县情实际,紧紧围绕“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全面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这一主题,把开展“民情恳谈”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载体,使各级领导干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召开干部职工会、各界人士座谈会、村组干部会、群众代表会等形式,和群众面对面恳谈,心贴心交流,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思,研究解决良策,化解各类矛盾,在真心实意办顺民心、合民意、谋民利的实事、好事中增强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进一步拉进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突破发展。经过实践,该县推行的民情恳谈会制度成为了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好载体,其有效作法先后被《商洛日报》、《陕西日报》、《人民网》、《秦风网》、《西部网》等报刊网站进行了报道。二是抓好工作结合。县上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政府机关干部大下访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走访调研,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做到了情系民生、维护民利;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廉洁意识,做到了秉公用权、勤政廉政;与“企业服务年活动”结合起来,认真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与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结合起来,组织举办了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大型汇报演出;与平时政风行风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了政风行风转变,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了群众办事;与县镇党委换届结合起来,构建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与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把党的群众工作要求体现和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坚持两手抓,实现两促进,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把握关键环节,狠抓任务落实
一是深入学习讨论。各级各部门采取集中学习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交流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六个一”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等相关材料,使广大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理论教育,通过学习改造主观世界,强化了宗旨意识,筑牢了群众观点。全县共开展集中学习讨论120余场次,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663次,开展正反典型教育24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4327篇,开展知识测试4327人。二是认真检查整改。各级各部门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围绕“六查六看”,本着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宗旨,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共查找各类问题58件,征求意见建议174条。对于查找出的问题都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刻剖析,找到了问题症结,明确提出了改进方向、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目前,查找出的这些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所征求的意见建议也得到了有效采纳和落实。通过扎实整改提高,以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有效解决了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不正、行为不廉、能力不强等问题,以良好的干部作风凝聚了民心,推动了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顺利实施。三是积极开展调研。各级各部门从6月中旬开始,集中组织开展了“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专题调研,准确掌握了群众所思、所盼、所忧,认真研究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在普遍实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帮扶困难群众制度、定期上门入户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定期同群众对话谈心制度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为民服务承诺制等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建立了较为规范有序的民意反映机制,完善了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评估机制,加大了党务、政务、司法、村务、厂务和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力度,完善了民主测评、社会评议、民意调查、社会矛盾化解等机制,初步实现了群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县上将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了督促检查工作方案,明确了督查重点和方式方法,加大对各级各部门主题教育活动的督查力度。由县纪委、县委督察室、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牵头,抽调12名工作人员联合组成4个督查组,对各镇、各部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3次督促检查,将督查结果通报全县,并对活动开展不重视,工作作风不扎实,剖析整改走过场,群众测评不满意的个别单位,实行了责令补课,促进了全县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特别是,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普庆,市纪委副书记马德信、周波等领导先后深入该县部门、镇、村等单位检查指导主题教育活动,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着力为民解困,深化教育效果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为群众办实事。31名县级领导带头做到“六个一”,即联系包抓一个基层单位、帮扶一户困难群众、牵头解决一个难点问题、协调处理一件矛盾纠纷、纠正一件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困难群众办一件好事实事。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召开“民情恳谈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县委书记周青海深入高坝店镇石头梁村召开民情恳谈会,现场解决了群众提出的水毁河堤修复、公路改造等6个问题。县长杨萌深入城关镇伍竹园村召开民情恳谈会,对群众提出的5个方面问题,现场逐一研究了解决方案和工作措施。目前,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共深入基层开展民情恳谈活动582场次,帮扶困难群众4203户,帮助群众制定致富项目1620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326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124件,排查调解矛盾纠纷978件。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承诺为民办实事22143件,已兑现13505件。二是各级各部门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县民政部门抽调人员积极协助灾民建房,完成重建房屋5169户;交通部门加班加点加快通村水毁公路修复,水毁通村公路修复率达80%以上;林业部门举办核桃综合科管、病虫害防治培训班20场次,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扶贫部门新启动扶贫重点村7个,续建扶贫重点村69个,实施移民搬迁安置3000户1.25万人,实现脱贫7000人;卫生部门组织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组织141人次深入9个镇义诊8600余人次,捐赠药品130余种,价值3.8万元;公安部门紧紧围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醉驾危害宣传、法律咨询、“流动车管所”上门服务、办证“绿色通道”服务等活动,办理发放身份证4019张,预约上门服务2000人次;城关镇解决人畜饮水5处1326户5600多人,修筑水毁河堤21处1200米,恢复耕地32亩;板岩镇为19个村确定了共建模式,争取村村联建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4000多万元。
文章来源:山阳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