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执纪问责,坚持以“零容忍”惩治腐败,这是镇安广大干群谈论的“最热话题”;现场播放问题,现场接受提问,现场作出答复,这是镇安实施“机关问政”面对面接受群众的“最大考试”;严明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肃整治“四风”问题,这是镇安上下必须执行的“最严铁规”;正人先正已、执纪先守纪,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镇安纪检监察系统奏响的“最强音符”……。
今年以来,镇安纪委、监察局按照 “三转”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定位,突出主业主责,聚焦执纪监督和查办案件,握紧惩治腐败“拳头”,全力出击,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
转职能 攥指成拳抓主业
镇安认真落实“转职能”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执纪、监督、问责”三项职责和“查办案件、作风建设、预防腐败”三大任务,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理清职能明主责。调整内设机构,撤销党风廉政建设室、纠风和效能室、执法监察室,整合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室、执法和效能监督室,将纪检监察室更名为纪检监察一室,新增纪检监察二室,于3月初,各室负责人、工作人员全部配备到位。精简参与议事协调机构,县纪委、县监察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68个精简为9个;经县委同意,县纪委派驻机构负责人一律不分管驻在部门业务工作,各镇纪委书记必须保证半数以上时间和精力从事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并将其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落实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促进了纪检监察工作向主业聚焦、力量向办案倾斜、精力向监督集中。
聚焦“四风”强执纪。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解决五种问题、狠刹五股歪风、树立五种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组织明查暗访活动两次,对79个单位落实八项规定、“三公经费”、干部纪律等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查,发现问题31个,下发整改通知书11份;积极参与组织实施“机关问政”活动,查找工作作风、工作效能、职责履行等7类问题30余件,制作问题短片现场播放,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答复、现场接受群众提问、现场作出整改承诺,达到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效果;组织实施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公开承诺,确定了10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县电视台、党务公开栏和机关网站,公开承诺作风建设,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突出主业抓惩处。坚持把惩治腐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保持案件查办高压态势,签订了案件查办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夯实了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办案责任。加强线索摸排,对2013年底前的线索进行全面摸排,清理问题线索35件,其中涉及科级领导8件,现已全面处置到位。制定了问题线索“零报告”、集体排查会议、执法执纪单位相互移送等制度,制作了问题线索管理流程图,以问题线索的规范管理促进案件查办工作深入开展。今年1-4月,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28件(次),初核违纪线索20件次,立案8件8人,结案10件,处分10人,均为党纪处分。处置问题线索32件,其中拟立案3件,正在核查29件。
转方式 强化监督重实效
镇安坚持把强化监督作为转方式的重要内容,认真履行“再检查、再监督”工作职责,变“组织牵头”为“监督推动”、变“全程监督”为“事后问责”,促使监督执纪更加科学有效。
落实责任,强化组织监督。年初组织召开了纪委全会和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县委、政府与19个镇党委和52个工作部门签订了《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责任书》。印发了《2014年全县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根据市上下发的55项反腐倡廉任务,结合我县自选目标,逐项细化分解任务,制订57项具体任务目标,全部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包抓责任人。督促全县19个镇和76个部门完成了2014年班子集体和个人的党风廉政责任制措施分解,建立健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报送制度。
履行职能,强化党内监督。组织10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县委全会进行了述廉,接受纪委委员大会质询,对访廉中发现的作风建设、财经纪律等4类23个问题发出书面整改建议书,督促整改落实;接受纪委委员质询问题20个,并得到现场答复。更新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党组党务公开内容,并检查督促各镇、各部门完善了党务、政务、村务和各领域的办事公开。《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领导干部重要节点廉政谈话》等制度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将于近期推出实施,以全面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加强检查,强化效能监督。围绕“三县”建设,开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和47个重大项目实施、职能部门履职等情况专项检查2次,向县中医院住院综合楼等4个重点建设项目派出监督检查组,对茅坪镇五福村陕南移民搬迁问题和灵龙镇东铺村“1.20”、庙沟镇蒿坪村“3.22”两起森林火灾事故进行了深入调查,对9名责任人员实施了问责,涉及科级干部4人。加大损害投资环境案件查办力度,立查2案2人。
完善制度,强化权力监督。全面推行纪检监察机关“民情直通车”制度,设立各类投诉平台,畅通信访渠道,极大方便了群众举报。落实领导干部任前考廉制度,对29名新任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考试和廉政谈话。镇村便民服务机构规范运行,县政务服务中心内部装修进入招标程序,拟进驻的32个窗口单位准备工作基本到位。严格执行“廉政灶”就餐卷制度,“廉政灶”规范运行成果得到巩固。村监委会的监督作用有效发挥,村干部廉政承诺制度实现应承诺对象全覆盖。农村基层信息公开鉴定制度深入实施,有效杜绝了假公开、半公开行为。围绕扩面提质、发挥作用,新型农村红白理事会制度由48个村扩大到50%以上村和社区,正在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试点推广;干部工作日去向公示制度规范运行,干部管理得到加强。
转作风 秉公执纪铸铁军
如何锻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反腐铁军?镇安纪委、监察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建五强队伍铸反腐铁军”和“争做四个表率”等活动,从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入手,对加强自身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重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围绕“一月一主题”,通过专题大讲座、业务大练兵、交流大讨论、主题大征文、主业大宣传等形式,深入推进纪检监察系统 “五学”活动。目前,县委常委、纪委成书记率先讲授了以“严明纪律作表率,秉公执纪铸铁军”为主题的“镇安纪检监察廉政讲堂”第一课,9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从中深受教育和启发,加强党性修养、纪检监察信息和宣传报道、典型案例剖材和警示教育等专题讲座,正在积极筹划;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委局机关每人撰写学习笔记2万余字、心得体会2篇,6名干部职工大会交流了心得体会;围绕践行群众路线、建五强队伍、争做四个表率等主题,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提交理论调研成果20余篇;各类媒体上刊载反腐倡廉宣传报道120篇。
作表率,切实改进作风。推行纪检监察干部下访约访、点名接访制度,多次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镇村组上门寻访,方便群众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成立了由委局班子成员带队的4个调研组,围绕破解纪检监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累计下基层85人次,走访群众567户,了解干部作风、服务群众等各类问题120多件。邀请部分“两代一委”、党政负责人、纪委委员、特邀监察员等16人出席县纪委监察局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各类意见建议37条。会议、文件再精简再压缩,今年以来召开大型会议3次,发出文件15份,同比分别下降23%和16%。委局机关干部下乡一律执行派差制度,轻车简从,在各镇“廉政灶”就餐,并按规定交纳 “就餐券”,费用从干部旅差报销中扣除。
建机制,严格内部管理。年初,县纪委与各镇纪委、部门纪检组、机关各室分别签订了《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目标责任书》,逐级夯实了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制度,起到了“正人先正已”的效果。对委局机关《干部请销假制度》等15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完善;新制定出台了《干部职工外出报备工作》、《干部职工年休假》、《干部职工带值班》等制度,切实做到了用制度管事管人。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受理、案件查办、执法和效能监察等工作流程,建立落实了部门纪检组和镇纪委重点工作报告制度和约谈制度,全面加强了对系统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严格管理。
风清气正好扬帆,铁面执纪促发展。正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预计今年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2和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