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而不息砥砺好作风
——宝鸡市2015年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综述
打印

群众评议科长,治理了“机关病”;《百姓问政》考场,考出了好作风;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忠诚、干净、担当打造执纪“铁军”……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群众认可、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在作风建设中持续发力,在自身建设中雷厉风行,全市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激情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评议科长严治“机关病”

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在市级部门单位中,科长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起着保证决策落实的重要作用,也值守着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卡。但是,一些科长庸政不为、懒政慢为,导致决策不能正确执行,被群众称为“牛”科长、“牛”主任。

“小权设置大障碍”、“小利造成大麻烦”,“最后一公里”打不通,带来的是政策失效、政府失信。去年,市纪委研究制定了《2015年群众评议科长活动实施意见》,评议主要包括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由群众评议科长,能解决“中梗阻”和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机关病”,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市纪委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以前,评议集中在市级各部门中掌握‘钱权’、‘人权’、‘物权’的科长,这次评议扩大了范围,实现了市级部门业务科长全覆盖。”据了解,2015年,参与评议的科长由之前33个部门的190名科长,扩大到50个市级部门的313名业务科室科长,参与人员增加到5919人。

在群众评议科长前,先要进行内部评议,评议结果当场统计公开,再进行张榜公开公示七天,每个单位将前两名和最后一名上报,参与外部评议。外部评议采取委托第三方电话访问形式和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涉及市区领导、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双千活动”涉及企业及其服务对象等各个层面。

其中,“双千活动”涉及企业参与测评,是2015年评议科长的一个新亮点。去年,在宝鸡“双千”活动的主战场,联企干部们以拳拳之心帮助企业破解难题,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这次评议中,联企干部有无尽责服务企业?作风如何?企业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打分”。

目前,群众评议科长活动工作正在进行之中,预计问卷对象将超过一万人次,评议的广度、深度和影响力、推广力大为增加。随着评议的开展,不少群众、企业和其服务对象表示,机关干部对待服务单位和群众冷面孔少了,热情接待的多了;设置障碍、吃拿卡要的少了,简化程序、热情服务的多了;坐机关喝茶看报的少了,进基层、进企业、进社区的多了。

《百姓问政》问出好作风

“老旧小区停车难,这一问题如何解决?”

“市区部分居民小区内,有的消费器材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摆上,检查一结束,消防器材没了踪影;有的消防器材几栋楼公用。这一情况,消防支队的负责人知情吗?”

“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这些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在服务农村患者、方便农村群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一些乡村医生不在岗,群众看病,找不到村医怎么办?

……

尖锐的问题、激烈的质询,这是一场聚光灯下的“执政考场”,考官是百姓,考生是各县区、部门负责人,考试的内容是干部工作和作风。2015年,市纪委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宝鸡电视台继续举办《百姓问政——干部作风大家谈》节目,每期节目坚持通过微博、微信、热线和座谈会等收集群众意见大、关注度高的问题,并邀请相关县区、部门负责同志和群众代表来到演播室,现场让群众“挑刺”,让干部“冒汗”。每期节目结束后,部门立即整改、迅速落实,市纪委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和媒体共同跟踪问效,确保群众意见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去年,该节目依次举办了“看病难、看病贵”、物业管理、交通管理等话题节目。针对看病挂号难、检查排队长等问题,市卫计局采取增设网上预约挂号、开展医联体服务等形式,多措并举提升公卫服务水平;群众反映的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市住建局组织开展了为期一月的物业管理整治月活动,协调解决了陈仓区西关小区无物业管理问题、高新区东方一品小区道路不畅、双气不通等一批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2015年,《百姓问政》共举办节目11期,下发整改通知58份,群众意见办结率达85%以上。

《百姓问政》不仅是聚光灯下的执政考场,更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的平台,能起到问责不作为、警示慢作为、受惠老百姓的效果。去年,市级《百姓问政》节目问责处理43人次。市交通局针对节目中曝光的客运安监形同虚设、客车超员等问题,对29名直接负责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和通报批评;市交警支队对节目中曝光的交警无担当意识,跨区公务不主动疏通交通问题,地两名交警进行通报批评,使作风建设常态化。同时,该节目向县区延伸,各县区均举办了《百姓问政》走进乡镇、广场问政等节目。在参加《百姓问政》节目后,不少干部表示:“只有增强工作责任心,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经得起群众的评判。”

《百姓问政》节目开办以来,部门整改,下基层接地气,听取意见、回复问题、解决问题,让群众看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成果;市县联动,话题问政、广场问政、专题回访,建立起群众工作和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新机制,搭建了干部与群众平等对话的平台,密切了干群关系。

深化“三转”打造反腐“铁军”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要先正己。市纪委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反腐“铁军”,为“打虎拍蝇”提供有力保障。

履行纪检监察机关职责,聚焦主业是关键。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攥指成拳,集中力量,转变职能抓好主责主业,大幅度对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瘦身”调整,切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调配更多力量到主责主业上来。市纪委机关经过两轮机构改革,纪检监察室由2个增加到6个,占到机关内设机构的43%,履行执纪监督人员占到机关总人数的79%,实现工作力量向纪律审查倾斜。

去年,市纪检监察机关转变方式增加工作实效,先后召开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工作会,县区纪委书记、部门纪检组长工作联片汇报会等,从思想认识、工作重点、执纪监督方式入手,积极推行“六个转变”,即在对象上从盯住少数向监督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转变;在内容上从盯违法向盯违纪转变;在执纪手段上从单打一向多样化转变;在审查方式上从单纯办案向抓早抓小发挥纪律建设治本功能转变;在效率上从贪大求全向快查快结转变;在工作机制上从各自为政向协同推进转变。通过“六个转变”,新的纪律检查体制活力和功用得到彰显。

如何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市纪委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本着“缺什么、学什么,差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业务培训和实战锻炼,着力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先后举办了全由案件主办人授课的案例实务培训,370名纪检干部参加了培训,选派135名办案人员参加中省纪委办案业务培训。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在监督他人的同时,市纪检监察机关对内部跑风漏气、瞒案抹案、以案谋私等违纪行为零容忍,从严惩处,坚决防止“灯下黑”。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深入贯彻中省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精神,设立干部监督室,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2015年,全市共收到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信件16件次,已办结14件次,给予纪律处分5人,调离纪检监察岗位4人,诫勉谈话4人。市纪委用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使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安全是办案的前提。市纪委在纪律审查工作中始终把办案安全放在第一位,去年12个县区全部建成标准化谈话室。在办案中严格执行《转变办案方式、确保安全文明办案的规定》、《驻点办案工作指南》、《廉洁文明办案监督卡》等制度文件,转变办案方式,缩短办案周期,降低办案风险。同时,坚持市纪委常委会提出的“212”办案安全检查制度。去年共开展办案安全检查70余次,发现并纠正存在问题20多个,安全办案责任有效落实,未发生办案安全事故。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凝心聚力换得清风来。新的一年,战鼓催人,风正潮涌,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顺应时势,吹响号角,蓄力聚神再启航,不断开创作风建设新局面。


上一条:扶风:七制联动确保纪律审查快查快结
下一条:宝鸡市2015年纪律审查工作综述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