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述
打印

今年以来,眉县纪委在市纪委监察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积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成效明显。

明晰责任清单,抓实“两个责任”。自觉协助县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层层夯实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今年以来,县委召开常委会4次、县纪委召开常委会10次,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到91个单位,纳入全县目标考核平台,每月进行评价。健全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施办法》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追究办法》,对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细化党委5个方面23项主体责任和纪委6个方面18项监督责任,明确了责任清单,夯实责任之基,使“两个责任”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严格纪律审查,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健全案件查办协调机制,修订《县委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案件协调暂行办法》,建立案件移送 、信息交流和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加强办案协作区制度实施意见》,6名常委负责全县六个办案协作区。修订《案件查办考评办法》、《案件监督管理办法》、《查办案件工作程序》等10项制度,建立案件查办“月统计、季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评”机制,全年下发通报10期,约谈乡镇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5批次15人。2015年,全县共受理群众各类举报74件次, 初核69件次,立案173件,结案17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 178人,其中涉及科级干部违纪案件24件,同比增长400%,办案总数和处分人数均走在了全市前列。

驰而不息纠“四风”,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严格执行《眉县干部作风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实行周检查、月通报,构建常态化、制度化、全覆盖的作风监督检查机制。紧盯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突出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专项检查,通过联合工商、税务现场督查、税务餐饮发票信息核查、会计核算报销凭证检查,对55个单位公款疑似消费情况进行了跟踪倒查,形成了强大震慑。今年以来,共开展纪律作风明察暗访72次,对28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警示训诫92人,其中,警示提醒64人,诫勉督导6人,责令纠错22人,科级以上干部21人。制定出台《眉县治理庸懒散玩行为问责暂行办法》,严肃查处党员、干部懒政、懈怠、不作为问题,检查党政机关和窗口单位75个,查处和纠正问题31个,问责党政干部9人。把群众评议作为改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全年举办《百姓问政》电视直播节目5期,有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159条。

扎紧制度笼子,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廉政风险防控、重大事项“一把手”末位表态等反腐倡廉21项制度,深入开展制度调研工作,修订完善《拟提拔领导干部廉政报告制度》、《新任科级领导干部任前财产申报公示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度》等10多项制度,增强党员干部廉政风险防控能力。把廉政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挖掘优秀廉政文化资源,建立了扶眉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张载勤政廉政教育基地、杨文洲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县看守所、戒毒所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了“两个责任”知识讲座、“两个责任”党课辅导、张载勤廉文化思想专题讲座、庆“七一”廉政灯谜大展猜等活动,率先在全市开办廉政教育智慧电视平台。

严明纪律规矩,锻造过硬纪检队伍。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三转”工作,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方案,加强基层办案力量,落实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津贴。议事协调机构由93个精简至9个,对36个部门的派驻机构由县纪委统一管理。力量向纪律审查工作倾斜,增设第二纪检监察室,一线查办案件人员16人,占县纪委机关总人数70%。投资80万元的标准化谈话室建成并已投入使用。采取集中培训、以案代训、轮岗锻炼等措施加强干部培训,制定纪检监察干部“上派下挂”办法,每期选派3名县纪委干部到镇、部门纪委(纪检组)工作、3名镇、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在县纪委挂职锻炼,参与纪律审查、案件审理等工作。28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通过以案代训的形式参加了业务培训。开办机关纪检微讲堂,每周开展一次案件查办业务知识讲座,做到人人上讲台,倒逼干部深学细研,增强了学报用刊的主动性。编印《基层纪检监察办案实务》,为基层办案工作提供具体指导。

 


上一条:岐山:落实主体责任,履职尽责担当
下一条:凤县:五措并举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水平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