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助推“政风行风热线” 倾情打造亲民品牌
打印

   近年来,扶风县将“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和“三问三解”活动紧密结合,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目的,力争使热线成为政府的“监督岗”、社会的“减压阀”和党与群众的“连心线”。

 

  一、突出“两项创新”,保持活力。创新是政风行风热线的活力所在。一是内容、形式创新。紧紧围绕端正政风行风这个主题,由“受理咨询、解疑释惑”向“倾听民声、解决民难”转变;由受理个人对政府部门的投诉及批评,向收集公众对政府部门的建言献策、加强公众与政府联系、拉近政府与公众距离延伸。同时加强了主持人和在线群众、上线部门领导之间的互动,增强了热线的群众基础。实现了直播现场进乡镇、进企业、进社区、进广场,增强了热线的开放性;二是机制创新。在部门和行业轮流单独上线的基础上,该县逐渐组织职能相近的部门和行业联合上线,共同回答群众的咨询,解决群众的投诉,形成投诉、监督、整改、教育、规范良性循环机制。紧紧抓住解决问题这个核心不放,用真心真情为群众办真事,并从解决个案问题扩展和延伸到解决一个地区、一条战线、一个领域里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而建立起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截止今年10月初,该栏目共邀请到各单位、部门“一把手”40位,嘉宾总数达到160多人,接听热线200多条,受理群众举报案件26起,采纳合理性建议15条。

 

  二、紧扣“三个环节”,注重实效。在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该县“政风行风热线”紧紧抓住播前、播中、播后三个环节,线前精心准备,线中严格把关,线后落实督办,形成了一整套上线、接听、受理、承办、回复、反馈的工作制度。县纠风办在每月月初负责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通过开通热线、信箱、调研、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确定并安排群众最想与之对话的单位上线;县电视台负责节目的宣传、策划、联络、采访和主持工作,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登记、分流、督办、反馈,并搞好跟踪报道。各部门行业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在节目开播前,要求上线单位及上线人员对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社会服务承诺、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在节目录播过程中,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带着感情接听群众的电话,虚心听取和接受群众的意见。凡属政策性解释性的问题,要做到当场有理有据、细致的解答,让群众满意;凡属待办性的问题,领导当场可以拍板决策的,要当场承诺;有待于进一步调查了解的,要承诺答复时限。线后,各单位要注重实效,着力强化问题整改。对普通性的问题要在7日内给予答复解决,对较复杂的问题要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通过”的原则,力求做到“大事重点办、小事认真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法办”。同时,新闻媒体要跟踪采访,纠风办要对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督办。

 

   在各单位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该县“政风行风热线”播出水平进一步提高,信件、投诉的受理量持续增加,群众的关注与认可度逐步提高。截止目前,节目播出时间固定在每月的22日-25日晚的扶风新闻之后,有40个单位上线,宣传政策、法规500多条,现场回答问题200多个,现场答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线后解决问题54个。

 

  三、坚持“四个结合”,完善机制。“热线”能不能办好,并长期坚持下去,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常办常“热”的机制。一是要坚持政风行风热线与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相结合。根据纠风专项治理任务,把专项治理的责任部门作为上线的重点部门。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一个时期专项治理的重点工作,通过解决重点问题,推动专项治理不断深入;二是要坚持政风行风热线与政务公开相结合。把政务公开的内容作为一个时期“热线”的重要话题,引导群众参与监督,用群众监督推动政府工作公开透明,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三是要坚持政风行风热线与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相结合。通过政风行风热线,推动各行业及部门更加心系群众、关注民生,既要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又要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四是要坚持政风行风热线与民主评议相结合。把政风行风热线中群众反映问题和部门、行业解决问题的情况,纳入民主评议之中,并把民主评议的结果作为衡量“热线”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使民主评议和政风行风热线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同时,该县还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上线制度、问题受理和查处制度、结果反馈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整改落实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等,不断推动“政风行风热线”工作深入开展。
  

文章来源:扶风县纪委


上一条: 扶风县纪委出动人员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下一条: 扶风:让村务在“阳光”下运行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