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灾后重建监督检查工作专题会议提出
加大力度 限期整改确保圆满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打印

    6月4日,宝鸡市政府、市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全市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研究分析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灾后重建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宝强主持,市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李侠侠通报了全市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陈仓区委、区政府汇报了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组督查问题整改情况。1个未开工、25个在建项目所在县区的主管领导、重建办主任,市监察、发改、审计、财政、民政、住建、规划、教育、卫生、国土以及市重建办、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宝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乔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首先传达了5月25日中央监督检查组领导同志来我市督查督办时所作的指示精神:由于灾后重建工作具有滞后性、敏感性,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结束以及工程项目的投入使用,许多问题会逐步暴漏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灾后重建监督检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对于审计署通报的问题,一要从严整改。包括“事”的整改和“人”的整改必须到位,不能突破现有法律法规的任何一条规定。二要逐项整改。对审计署检查之外的所有项目,要进行一次“回头望”,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纠正哪个环节的问题。三要限期整改。所有灾后重建项目要做到边建设边整改,确保三年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在两年完成。四要举一反三。要从陈仓区两个被通报的项目中汲取教训,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照章办事,要各负其责、不能各行其是。

 

    乔军指出,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我市各级党员干部经受了锻炼,受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全市共安排灾后重建项目1780个,总投资达70.87亿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市灾后重建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截止5月30日,全市仍有1个未开工和25个在建项目;部分县区和市级部门随意变更审批项目、随意扩大建设规模,造成项目建设资金链条断裂,致使项目建设停滞;部分项目建设手续不齐全、不规范,有的至今未办理土地征用手续;个别项目把关不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资质等级不符合规定,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县区从事灾后重建工作的领导同志缺乏政治敏锐性、缺乏工作责任心、缺乏质量意识、缺乏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所造成的。

 

    谈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乔军强调,首先,要深化认识。灾后重建工作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要本着对全社会负责、对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保持清醒头脑,善始善终,克坚攻难,如期完成灾后重建任务。陈仓区委、区政府要按照中央检查组提出的要求,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6月12前要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市政府和市监察局,其他县区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其次,要重视问题。针对中、省、市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县区要对号入座,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限期整改,不留隐患。第三,要明确要求。要敏感,切不可粗心大意;要重视,切不可松懈麻痹;要有措施,增强整改的实效性和加快进度的迫切性。第四,要强化督查。各县区要认真自查自纠,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项目建设现场。近期内,市监察局要会同市发改、审计、财政、住建、规划、重建办等部门,采取“明查、暗访、督办”的方法,对超规模、超投资违规违章项目和责任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和处理意见,要使检查督办常态化。

文章来源:宝鸡市纪委


上一条: 千阳县“六措并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下一条: 麟游强化效能监察 积极打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