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以帮扶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为目标,强力推进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组便民服务点和部门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一座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创新工作模式,促进职能转变。在镇、村和部门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公,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劳动就业、民政救助、信访调解、土地及计划生育管理等服务项目统一进入便民服务大厅,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办完所要办的事。实行政务公开,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便民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六公开”,使到办事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打消了群众的许多顾虑。
提高办事效率,推进廉政建设。便民服务大厅制定了办事流程图,标明承办单位、办理内容、办结时限和办事依据,并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规范内部运行机制,切实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人难找、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问题。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采取“一个窗口办理,随时服务群众”的办事方式,使群众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只能定时办、分散办、不知道找哪儿办的苦恼了。便民服务大厅制定了“文明、公正、热情、高效、廉洁”的服务守则,要求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提供全程代理服务,严禁暗箱操作,避免违规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推进了源头治腐工作。
强化服务意识,促进作风转变。便民服务大厅实实在在地将政府职能由“官本位”管理型向“民本位”服务型转变,通过“零距离”、心贴心服务,将人性化的关怀和情感投入到便民服务的细微环节中,使干部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努力做到“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现在群众到服务中心和服务大厅办事实现了“四变”,即: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找为一次办,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临时随意办为集中规范办。
去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通过加强领导,严格督查,全县共建立镇便民服务中心11个,村组便民服务点155个,部门便民服务大厅37个;便民服务大厅运行以来,共为群众办理各种证件8500余件,提供各类服务45600余次,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市便民服务检查组到我县检查工作,对各镇、村和部门强力推进便民服务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