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中注重加大科技手段的运用,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流程、效能建设、明察暗访、群众监督、案件查办电子信息化工作体系,强力提升防腐“正能量”。
网络信息公开,让阳光政务更透明。制定了《紫阳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在县政府网站开办了“信息公开专栏”,公开项目100万元项目60个,公开项目信息1774项。在紫阳人社区网站上增加互动功能,群众需要了解的政策、要咨询的事项办理程序、要投诉的问题等等,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政府部门沟通,切实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电子信息化办公,让权力退出更公正。成功在县政府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在21个镇、210个行政村建立便民服务大厅(室),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部采取电子信息化办公,县直部门、乡镇、村分别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人全程协办、一套制度规范、一台电脑备案、一个机构监督”,将办事流程和办事人员相关信息全部公示在电子显示屏上。运用电子政务严格办事程序,有效地约束了权力的运作过程,减少人为的自由裁量权,从而消除了“人情”因素的干扰。
电子化机关管理,让效能建设更高效。建立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三位一体投诉平台。在县政府网站上开通“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投诉平台”,由纪委、监察局直接受理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投诉和建议,严肃查处机关各部门作风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利用县党风廉政门户网站上的“纪委书记信箱”、“监察局长信箱”,在线受理各类关于效能建设方面的投诉、建议、咨询和举报。建立数字监督管理体系,各镇、各部门均在办公场所安装了摄像头,购置了指纹签到仪,建立了干部数字档案,设置了干部去向电子显示牌,干部去向通过数字平台一目了然。
电子信息化设备,让明察暗访更得力。利用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明察暗访的实际效果,在检查机关工作人员作息制度执行情况时,采用录像机现场拍摄和查看监控探头现场取证,使检查更具真实性和威慑力。在暗访中,利用针孔摄像机和录音机进行取证,使暗访和监督更有说服力,同时还委托第三方组织,派出一些各机关不熟悉的“生面孔”组成暗访组,专门拍摄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画面。设立曝光台,敢于将反面素材在县电视台和广场大银屏上进行播放,对整肃作风、树立形象起到较好的作用。
网络信息防腐,让群众监督更快捷。将紫阳人民政府网站、紫阳县纪检监察信息网站作为反腐倡廉的前沿阵地。利用网络传达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认真吸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民互动。开设政府、纪委博客,建立网上教育基地,运用数字技术让典型案例成为反腐倡廉数字历史档案,警示一片。大力推进网络信访举报的应用,利用网络县长信箱、网络纪委书记信箱和网络监察局长信箱积极受理信访举报,做到有访必复,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传递、反馈、回复互动,保证防腐更流畅高效。
电子信息案管,让案件查办更规范。通过办案电子化提高办案效率,配备4台高配置的电脑、2台笔记本电脑2个台式打印机和1个便携式打印机,以及录音笔、扫描仪、摄像机和照相机等设备,对调查笔录、立案呈批报告、立案决定书、错误事实结论等所有案件材料全部使用电脑打印存储。将案件情况录入纪委办案计算机,制作电子档案,促进案件程序的规范化,保障案件质量。对不能直接使用电脑录入的,如书证、物证、被调查人供述、违纪对象检查等,全部通过扫描仪输入电脑,形成“电子案卷”。进一步加强科室建设,安装先进的监控、摄录、问讯等设备,并加强对办案人员运用电脑等高科技办案手段的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来弥补办案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