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为民服务套餐”让群众更满意
打印

    在白河,您到机关或窗口单位办事,一看就知道“进哪个门”、“找哪个人”,“三牌”制度的推行,使群众享受到便捷温馨的第一道服务。今年以来,围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和“作风建设年”活动,白河县实施的一系列“套餐服务”,让更多老百姓乐享实惠。

 

    “三牌一日记”+服务承诺   便民套餐提效能

 

    让为民服务的窗口常亮常新,在全县各镇、县直机关、窗口服务单位全面推行“三牌一日记”制度。在单位醒目位置公示干部当日去向牌,要求干部在工作期间必须佩戴胸牌、在办公桌摆放标有姓名、职务、照片等内容的岗位职责座牌、干部坚持每天记工作日记。“三牌一日记”的全面推行,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增强了干部履职意识,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


    同时,推行公开服务承诺制度。全县12个镇、86个部门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县内媒体全面公开服务承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实际确定了承诺事项2.5万件,并统一制作了“创先争优•党员先进性承诺”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干部的工作业绩怎么样、服务群众态度好不好、作风是否扎实?群众说了算。


    公安、国土等窗口单位还主动延伸服务,开展集中办证、上门服务、“相约警务室”、“大走访”开门评警等活动。县司法局实施以“开展一次法制讲座、化解一件疑难纠纷、督办一起法律援助案件、帮教一名刑事解教人员家属、接访一名服刑人员家属、指导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包联一个贫困户”为内容的“6+1”司法惠民工程。县国税局在办税服务窗口开展比服务质量看谁最佳、比服务形象看谁最美、比效率看谁最高、比服务技能看谁最强的“四比四看”活动。县卫生系统开展争当“优秀卫生管理者”、争当“学术标兵”、争当“好医生好护士”、争当“防保卫士”和“卫生执法标兵”的“五争当”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宽为民服务内容。 

 

    “听解帮促”+“五下乡”  利民套餐送基层

 

    服务群众,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落实惠民政策,办好利民实事。


    2010年,该县把“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全县创先争优活动的总载体,抽调千余名干部组成127个工作组深入村组农户,蹲点调研,记录民情。坚持“边访边解、以解促和”,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驻村队员现场办公予以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向群众作耐心细致的政策法规解释和答复,并如实记录上报,由县、镇村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逐步解决。今年,继续在全县选择15个矛盾问题集中的村,开展“听解帮促”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听解帮促”主题实践活动共收集群众各类意见、问题6178条,目前已解决5451条,问题解决率达88.2%。


     以镇村两级便民服务网点为依托,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大力开展送法律政策、电影、文艺、医疗、农业科技下乡的“五下乡”活动。全县共组织开展法律政策下乡272场次,电影文艺医疗下乡303场次,农业科技下乡327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万余份,服务群众近10万人次。

 

    民生工程+机制建设  惠民套餐赢民心

 

    打造为民服务大窗口,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看到创先争优带来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上半年,该县累计完成民生工程投入1.5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新增投入459万元,提高了城乡低保群众、高龄老人补贴、孤残儿童生活费发放和五保供养人员等生活费标准。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2亿元,建成灾民安置小区13个,2132户灾民房屋主体全部竣工。在土地奇缺、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把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竣工投用廉租房122套,在建1025套;全面启动 200套经济适用房,540套公共租赁房、400套限价房建设,保障居者有其屋。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为民服务理念,创新为民服务方式,把创先争优的成效体现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中去。结合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和“三联共建”活动,驻村工作组和包建部门帮助全县124个村制定和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户增收计划,送去帮扶技术、资金和精神食粮。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探索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了群众意愿诉求办理制度、便民服务制度、创先争优承诺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全县建立了75个县级便民服务窗口,12个镇便民服务大厅,60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全县各类便民服务机构已开展办证、咨询、审批、医疗和惠农政策等服务2万余件次。

 

文章来源:白河县纪委


上一条: 镇坪多措并举抓实“初信初访”工作
下一条: 石泉县纪委对公职人员驾车交通违规进行问责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