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唯一标准,在评议范围、评议内容、评议程序、评议效果等方面上下功夫,找准群众评议“方向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评议工作。
拓展评议范围。各行业党(工)委除了确定本系统本单位群众代表和服务对象外,还吸收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围绕本单位、本部门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广泛评议;非公企业党组织、各镇党委还邀请了非党出资人和下属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了评议,确保了群众评议工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旬阳县共召开评议会议780场次,参与评议党支部746个,发放测评表21000余份,参与评议35000余人,其中“两代表一委员”1200 人,群众代表3500人,服务对象2800人,共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230余条,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总体评价满意率分别达到98%和96%。不完全统计,全市6261个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评议工作,参评党员干部群众达24.5万人次。
突出评议重点。全市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基本要求和“五个好”、“五带头”的争创目标,结合市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对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群众评议的通知》文件精神,围绕中心工作,选准、细化党组织、党员的评议重点和评议内容。汉滨区在基层党组织评议中,着重对组织开展活动,推动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完成,承诺践诺,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等五个方面开展评议;在对党员干部评议中,着重对参与活动、履行职责、承诺践诺、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等四个方面开展评议。同时,落实各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工作人员为具体责任人,班子成员紧密配合的四级联动群众评议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有机衔接,步步推进。
灵活评议方式。全市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搭建多种形式的群众评议平台,调动群众参加评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农业局坚持群众评议与公开承诺、领导点评有机结合;与年终的领导班子述职评议相结合;与党建目标管理考评相结合;与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相结合,采取召开评议大会、发放评议表、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征求意见等形式,认真开展了群众评议。
严格评议程序。严格按照自查总结、开展评议、通报结果 “三步”操作流程,各基层组织召开评议大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党员个人逐一汇报参加活动情况,与会人员分别进行评议和满意度测评,真心实意征求意见建议。评议结束,通过公开栏、会议通知等方式将评议结果进行反馈和公布。石泉县按照“走访调研、实地查看、座谈交流、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的程序,统一印制《民主评议党组织登记表》和《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登记表》。在点评前,点评领导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掌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等情况,使点评工作具有客观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之间客观公正的填写党员互评表,使点评工作落在实处。
落实评议效果。将群众评议结果作为衡量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兑现承诺、推进整改落实、解决突出问题和完善体制机制的过程。平利县对综合评议 “优秀”单位进行表彰,授予“干部作风群众满意单位”称号;对群众评议反映意见问题较多,综合评议 “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戒勉谈话负责人,并责令其向社会公开承诺整改。将综合成绩排名靠后的31个单位列为重点整改对象,重点监控、重点督办,督促其根据群众评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群众评议整改落实台账》,限期整改。属中、省、市驻平单位的,将评议结果作为本年度行风评议成绩抄送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时,把评议结果作为2011年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2012年“七一”创先争优专项表彰的重要依据,使党组织有压力、党员有动力,推动群众评议工作得到实效。
文章来源:安康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