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把药品“三统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工作当做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惠民工程,认真落实、强力推进。2012年全县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3989.4万元,让利患者6O0多万元,基层医疗机构“三统一”药物配备使用率达100%,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达97%,实现了县镇村全覆盖,并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在日前召开的全市药品“三统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该县此项工作得到了市政府的肯定,并介绍了经验。其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该县始终坚持高起点、严要求,全力抓好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和“洋县药品购销与结算支付管理中心”。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三统一”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工作制度到位。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洋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实施方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药品三统一工作考核方案》、《洋县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资金补助实施细则(修订)》、《洋县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货款结算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规范了药品集中采购结算支付管理制度。三是机构人员到位。及时为县药品“三统一”办公室、县药品购销与结算支付管理中心等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必备的办公场所和设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四是督导检查到位。县政府将“三统一”工作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列为重大民心实事工程,严格督导检查。
二、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通过会议进行宣传,分批次召开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人会议,学习文件、传达政策、讲清形势,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以群众利益为重,克服困难、坚定信心,不折不扣地落实“三统一”相关政策;二是通过县电视台、各医疗机构宣传栏等及时宣传“三统一”相关政策、工作进展及亮点,及时通报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三是通过与群众面对面进行宣传,组织工作人员定期深入镇、村、社区开展“三统一”相关知识宣传,使这项惠民生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加强互动交流,增进相互信任
“三统一”工作开展之初,配送企业能够配送的基本药物品规不足、配送不及时、配送数量不够的现象曾引起患者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不满,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到陕西医药控股集团西安有限公司进行反馈探讨,同时定期召开配送企业与医疗机构座谈会,通过交流,增强互信。配送企业就我县反馈的人少车少配送不及时等问题,随即增加了工作人员、调配了配送车辆,保证了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基本需求,县“三统一”办公室充分发挥桥梁和枢纽作用,建立了监测预警机制,确定专人负责收集数据信息,将医疗机构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配送企业,形成了同心凝力保供给,一心一意为患者的良好局面,促进了“三统一”工作在该县稳步、有序、深入开展。
四、认真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为保证“三统一”制度落实到位,由县纠风办牵头,组织县卫生局、财政局、审计局、药监局每半年对全县各公立医院的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到位情况,药品“三统一”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责任,限期整改,整改结果报县纠风办后,再接受复查验收。定期监督检查,防止了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被截留、挪用的现象发生,保证了“三统一”制度的顺利实施。
五、客观分析现状、正确对待问题。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基本药物目录与患者和医生的用药习惯差异较大、公布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目录与配送企业能够配送的基本药物目录不一致、药品品规不足等问题。通过交流和分析,了解到药品配送不符合临床需要其实很大方面并不是配送企业造成的。比如,相当一部分药物没有招标,配送企业无法配备;有些基本药物虽然中标,但生产企业后来弃标;有些药品因生产企业供给数量不足导致配送企业不能满足医疗机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该县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确定了以改变患者和医生的用药习惯为突破口的应对措施,并强化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经过努力,基层医疗机构反映药品供给不足、患者意见大等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药品“三统一”工作在基层取得了干部群众都比较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