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以“三公”治理为突破口 全面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打印

    今年以来,略阳县将“三公”治理作为加强政风行风的突破口,不断强化措施,使“三公”消费较以往下降30%,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建章立制,规范公务接待行为。针对公务接待频次过多、档次过高,标准不一致,不规范,奢侈浪费,相互攀比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略阳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对公务接待进行规范。凡符合要求的,制定接待方案,填写《略阳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审批单》,不得擅自扩大接待范围或提高接待标准。建立公务接待联查制度,由审计、监察、财政三部门监督检查,从接待经费开支、内事接待询查、财务决算三个方面进行把关,狠刹公款吃喝风。

 

    二、以奖代补,办好县镇“廉政灶”。为解决乡镇机关接待费用过高、干部吃饭难的问题,通过乡镇自筹30余万元、财政补助10余万元,在18个镇建设了廉政灶,从2012年开始,县政府每年拿出54万元实行以奖代补,用以改善18个廉政灶的硬件,并免费供应乡镇机关干部早餐。推行两年来,干部下乡一律在廉政灶就餐,基本实现了村组公务“零接待”,乡镇机关公务接待费每年下降30%以上,节约财政资金100余万元。同时把“廉政灶”制度向县级机关延伸,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级机关“廉政灶”。明确规定:县内公务接待安排在县政府机关廉政灶就餐的,不饮酒、不上烟,工作餐标准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0元;对外公务接待,原则上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接待用餐体现地方特色。省纪委来略调研时,省、市、县三级干部一起近20人在县政府机关廉政灶就餐,用时大约半个小时,总花费不到400元。省市纪委的领导评价说:“廉政灶就是好,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轻了负担,可谓是一举两得”。自今年3月试点以来,县政府机关廉政灶共接待来客11批185人次,节约接待费用5900元,同比下降48.6%,达到了领导、干部和群众“三满意”。

 

    三、严把关口,认真治理公车公游。严把编制管理关,按照《略阳县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分级分类核定编制,做到一车一编制;严把购置审批关,对确需购置车辆的单位,须经财政、纪委和县公务用车购置审批领导小组三关审批;严把日常监管关,对车辆保养、维修等实行政府定点采购,对违纪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先后对3个车辆使用违规单位进行纪律处理;严把车辆处置关,出台《机关公务车辆处置暂行办法》,做到依法评估、公开拍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严把惩处关,严肃查处2起公款旅游,收缴费用3万元,对3名责任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

 

    四、创新举措,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一是聘请25名县纠风办政风行风监督员,落实责任和任务,加大政风行风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出台《推行县镇两级便民服务制度的意见》,投入240万元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构建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一年来共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749件、办结率97.6%。三是全面采集行政相对人和服务对象的电话号码10万个,科学组建行风测评信息数据库,采取电话测评、问卷调查等形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加强政风行风测评。四是制定《群众评议科长工作办法》《中层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办法》,重点对窗口单位、有行政审批权和执法权的科长进行评议,对岗位时间达到5年、群众评议较差的科长进行免职或轮岗,着力破解“中梗阻”。五是制定《机关公职人员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暂行规定》,从严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借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敛财等不正之风;通过查处庆典违规行为、把评比检查和表彰项目报县委县政府审批并进行廉政鉴定,整治庆典活动和评比表彰活动过多过滥问题;深入治理“三农”、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不正之风,着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六是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为重点,以廉政文化“六进”为主线,开展以“强素质、修政德”为主题的“三级两承诺”活动,县镇村三级共有3191名干部签订干部纪律作风建设和“修政德、保纯洁”公开承诺书,切实推进干部政德建设。七是大力推进警示训诫防线建设,把领导评优树模和提拔等进行廉政鉴定,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巡察,每年确定一批党政主要领导向县纪委全委会进行述廉,把问廉、考廉、述廉、鉴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廉政预警系统。八是创新实施党建“阳光雨露”计划,制定十二五期间效能提升工程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实施问责问廉问效“三问”制度,加大问责力度,提升行政效能。

文章来源:略阳县纪委


上一条: 汉中:民主评议241名市直部门科长
下一条: 西乡县建立“345”模式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