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建立“345”模式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打印


  西乡县从2009年开始,认真学习借鉴外地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经验,结合实际,突出“三个重点”,实现“四个目标”,坚持“五项机制”,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一)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全员防控中突出重点对象。在坚持全员防控的基础上,把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镇、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以及掌握人、财、物等关键岗位,拥有一定自由裁量权的股级干部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同时,把重点防控对象延伸到镇机关干部、基层站所负责人、村(社区)支部书记、村(社区)主任等,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二是全域覆盖中突出重点领域。在廉政风险防控全域覆盖中,我们突出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建设领域,突出惠农政策落实、强农惠农资金兑付、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等民生领域,突出执法、审判、法律监督等司法领域;在重点领域、重点岗位深入开展清权、制权、亮权、控权等工作,确保干部廉洁、工作高效。三是全程监督中突出关键环节。着重抓好“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措施落实、防控机制完善”三个关键环节。在排查廉政风险中,充分运用县镇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成果,重新规范了岗位职责,绘制了权力运行内外流程图,促使权力更加明晰、流程更加优化、监督更加到位、管理更加规范。同时,将廉政风险科学评定为三个等级,编制《廉政风险管理目录》,逐项列出岗位权力行使的依据、界限以及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等内容。在落实防控措施中,坚持分层制定防控措施、分级落实防控责任,根据廉政风险的危害程度、形成原因等,逐一制定防控措施,建立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股室负责人“一级抓一级”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责任体系。在完善防控机制中,坚持全方位公开、动态管理、综合防控等措施,加强警示教育,接受社会监督,使各级各单位权力运行框架进一步明晰、防控网络不断健全、防控机制逐步建立。

 

  (二)建立“五项机制”。一是建立廉政风险全面排查机制。在全面理清单位职能、岗位职责、岗位权力的基础上,采取自己查、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集体定、组织审等方法,分单位、科室、岗位三个层面,认真开排查岗位职责风险点、制度机制风险点、思想道德风险点、业务流程风险点、外部环境风险点。目前,全县各单位共排查廉政风险点2598个,其中岗位职责类2145个,业务流程类231个,机制制度类151个,外部环境类 71个,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完善防控措施612条。二是建立廉政风险教育提醒机制。针对科级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重点单位重要岗位中层以上干部等不同对象,分层次开展党纪条规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洁从政教育,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廉政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和自觉性。三是建立廉政风险预警管理机制。按照风险发生机率、危害程度和违纪违规的性质等方面,建立“三色预警、三级管理”机制,对廉政风险进行集中管理。对涉及岗位职责带有个别性、苗头性问题的廉政风险点进行蓝色预警,对苗头性、个别性问题通过提醒谈话的形式及时纠错,进行个别性预警,积极引导岗位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职责;对经蓝色预警的问题仍反复出现的廉政风险点转入黄色预警,进行普遍性预警;对涉及岗位职责明显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的开展红色预警,进行惩戒性预警,重在及时纠错、追究责任。“三级管理”即蓝色预警由单位分管领导或科室负责人适时进行监控;黄色预警由单位主要领导或本单位检纪检监察组织及时监控;红色预警由县纪委进行重点监控。四是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监督机制。根据查找出来的岗位廉政风险,明确防控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范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务、政务、村务和办事公开制度,采取设立举报箱、投诉电话、县长信箱以及在政府网站、县纪检监察网站开通信访举报平台等形式,不断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防控岗位廉政风险,导致单位和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五是建立廉政风险防范优化循环机制。充分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建立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廉政风险防范循环流程。针对出现的岗位廉政风险和履职过程中的新问题,及时制定和不断优化防范措施,跟踪督导,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的良性循环。

 

  (三)实现“四个目标”。一是筑牢“防腐堤”。通过整合廉政教育资源,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分层分类加强廉政风险防范教育,切实筑牢广大党员干部防范风险的思想道德基础。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使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权限和职责,增强了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构建“监督网”。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建立,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述廉等反腐倡廉制度,与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与各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相互支撑,互为补充,一体促进,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形成了立体的监督网络。三是架起“连心桥”。通过廉政风险查找公示,进一步畅通了群众信访渠道,健全和规范了信访办理的工作程序,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减少了不和谐因素,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延伸“服务链”。通过开展公开服务承诺、公示廉政风险、开展群众评议等活动,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有效解决了“懒、散、庸、腐”等“中梗阻”问题,提高了工作效能。

文章来源:西乡县纪委


上一条: 略阳县以“三公”治理为突破口 全面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下一条: 城固县“三维立体”投诉网络 营造群众信访绿色通道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