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是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遏制公款吃喝、转变干部作风的一项重要举措。金台区按照省、市关于推行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的部署安排,坚持立足区情实际,抓点扩面提升,加强监督检查,拓展延伸制度实效性,实现“廉政灶”制度化、规范化。全区11个镇街公务接待“廉政灶”实现了全覆盖,38个区级部门推行“廉政灶”制度,占部门60%,近三年公务接待经费开支节约280余万,同比下降40%。
一、以统一思想为先导,形成制度推行合力
公务接待历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金台区作为宝鸡市中心城区,区级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公务接待多安排在社会营利性餐馆、酒店,接待费居高不下。要改变多年的习惯做法,必须使广大干部对推行“廉政灶”的重要性、迫切性有清醒的认识。为此,我们立足区情实际,在全区开展“要不要建设廉政灶”、“怎样推行廉政灶”讨论活动,召开镇街、部门座谈会,征求意见,统一思想。区纪委领导带队深入全区四个镇开展专题调研,与干部面对面座谈交流,通过摆事实、举例子、对比算账,对公务接待现状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提出了“试点先行、扩面覆盖,完善机制、注重长效”的工作思路。同时,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在全区干部职工中,加强以“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教育,利用区级刊物及媒体网站对“廉政灶”制度进行广泛宣传,有效转变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形成“规范公务接待、倡导勤俭节约”的广泛共识,为全面、深入、持续推行“廉政灶”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以基础保障为支撑,强力推进制度执行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的价值在于落实。省市纪委推行“廉政灶”制度后,我们将推行“廉政灶”制度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廉政灶”建设,对组织机构、实施方案、经费保障等问题具体部署。成立了实施“廉政灶”制度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推行“廉政灶”制度的组织领导,确定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工作方案,提出把“廉政灶”建设成为“节约工程”、“民心工程”。2010年4个镇建立“廉政灶”,去年向7个街道办事处延伸,今年在区级部门全面推行,明年向各系统下属事业单位延伸推广,最终实现全区镇街、部门全覆盖、长效运转。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到镇街、部门检查工作时坚持与干部群众同吃“廉政灶”,并按规定交纳餐费,各级干部公务活动自觉在“廉政灶”就餐,有效解决了公款吃喝问题,受到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好评。去年12月起,全区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促发展”活动,区委将下基层干部上“廉政灶”就餐作为纪律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取得良好效果,使“廉政灶”进一步发挥了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作用。
近三年来区财政每年拿出80余万元,对制度落实好、干部群众反映好的“廉政灶”以奖代补,有效调动了基层建设“廉政灶”的积极性。金河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原机关灶条件简陋,无法承担公务接待,也给机关干部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廉政灶”制度推行后,金河镇在全区率先建起环境优雅卫生、饭菜可口实惠的机关食堂,既承担公务接待,又满足了干部日常生活所需,公务接待费用由每年5万元以上压缩到3万元以内,达到了节约经费、推动工作、服务干部群众的预期目标,实现了领导、干部、群众“三满意”。
三、以健全机制为根本,力促制度规范运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坚持从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加强对“廉政灶”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台“廉政灶”公务接待“食品采购”、“食品安全卫生”、“来客登记审批”、“费用核报”、“定期公开”等五项制度,对物资采购、账务管理、伙食标准等做出明确规定,使“廉政灶”运行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同时,明确“廉政灶”“六个不”,即:不搞大拆大建,豪华装修;不超标准接待,奢侈浪费;不准个人承包,谋取私利;不挪用公款公物,占为己有;不为单位领导“开小灶”,搞特殊化;不从事与公务无关的接待。严格标准,规范运行。区纪委及时出台《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管理规定》,要求区级部门、镇街公务接待实行定点用餐、定额支出、对口接待、严格审批、备案监管,即:定点用餐,凡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兴办公益事业等公务性活动以及群众办事等,一律安排在机关“廉政灶”用餐;定额支出,区内接待单人单餐限额20元以内,上级业务部门检查指导工作、外县区交流学习接待单人单餐30元以内,一律不提供烟酒;定员陪同,实行对口接待,尽量减少陪餐人数。同时,设置了公务接待“廉政灶”运行流程,从接待的审批、组织实施、登记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廉政灶”公务接待由主要领导审批,分管领导负责,专人管理,并详细登记招待事由及人数、接待标准、经办人员等,餐后入账报销,确保“廉政灶”规范操作。
四、以监督考核为抓手,拓展提升制度实效
区委、区政府把落实“廉政灶”制度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区纪委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廉政灶”运行情况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区级部门下基层工作备案制度,镇街和区级部门每月底将“廉政灶”就餐情况汇总上报区纪委,区纪委进行核查,对隐瞒上报、数据不实等行为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并对单位主要领导实行提醒谈话,严防不廉洁行为发生。各镇街、各部门每季度将“廉政灶”公务接待情况报区纪委及审计部门登记备案;每半年,由区纪委牵头,组织财政、审计和考核办等相关部门对公务接待审批、登记、费用结算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年终,由审计部门对各单位公务接待情况进行专项监督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分别向区纪委和区考核办作专题报告。同时,区纪委、各镇街、各部门设立监督电话并通过媒体公布就餐单位及费用等情况,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做到干部满意,群众明白。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金台区逐步把“廉政灶”办成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灶”、了解社情民意的“民声灶”、提高工作效率的“效能灶”,推动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