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凛:我国政党制度的创造性
打印

首先,我国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丰富了世界政党关系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政治核心、以协商合作为基本特征的政党关系。从和谐统一角度看,我国政党关系造就了这样一种政治局面:既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又有广泛的政治支持;既能发扬民主,又能团结一致;既能保持“和而不同”,又可避免政党倾轧;既能保持社会稳定,又能和谐共生,体现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其次,“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丰富了世界政党执政模式。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与参政、领导与合作关系。这无疑是一种新型的执政模式,既可避免“一党制”下一党长期执政所导致的集权状态,也可避免“两党制”与“多党制”下政党竞争所导致的执政势力与反对势力的政治对立,有利于密切联系与协调社会各方,有利于社会整合、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齐心协力进行国家与社会建设,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再次,“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拓展了民主实现方式、丰富了现代民主理念。选举民主、投票民主是民主的实现形式,协商民主、参与民主也是民主的实现形式;以政治理性为基础的合作民主,无疑也是现代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比单纯的竞争更符合人类理性的民主形式。在我国,多党合作无疑具备了合作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等现代民主形式,与当代世界民主发展的潮流相契合,丰富了现代民主理念。

(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上一条:傅达林:以预算法治切断行政腐败的水源
下一条:曹林:网络舆情的局限性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