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纪委在制度创新方面勇于探索,再接再厉,于2010年起在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纠风办,行政村(社区)设立纠风监督组,使基层纠风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运行两年来,取得了比较好的工作成效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效果,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
新情况逼出新思路
基层是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危害较广泛的地方,基层人民群众是受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损害较多的群体。市县纠风部门接到的群众投诉大多来自基层、来自农村,主要反映的是惠民利民政策不能及时兑现,设在乡镇的各类执法站所执法不太规范、服务不够到位等问题。而由于市、县纠风办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力量薄弱,大部分反映举报得不到及时调查处理,往往小事也会造成群体上访事件,同时还引起群众对纠风部门的失信。为此,市纠风办深入各县(区)乡镇、办事处、农村和城市社区进行调研,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延伸纠风工作触角、构建四级纠风网络的设想,即在乡镇政府建立纠风办、行政村设立纠风监督组的工作建议。市纪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给予充分肯定,以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的名义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乡镇建立纠风办、行政村(社区)设立纠风监督组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建立乡镇纠风办、村纠风监督组的指导思想、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从而在全市形成了市、县、乡有纠风办,行政村有纠风监督组的四级纠风工作网络。
新机构赋予新职责
为了使乡镇纠风办及行政村纠风监督组在基层充分发挥作用,我们从机构设置、工作职能、制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规范机构设置。乡镇纠风办与乡镇纪委合署办公,在乡镇纪委挂“乡镇政府纠风办”牌子。乡镇纠风办在县监察局、纠风办和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行政村纠风监督组,在乡镇纠风办指导下开展工作。乡镇政府纠风办由3~5人组成,主任由乡镇纪委书记兼任,乡镇纪委委员为纠风办工作成员。行政村纠风监督组一般由3人组成,组长由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兼任,可聘请村民监督委员会委员或大学生“村官”为监督组成员(简称“行政村纠风监督员”)。社区纠风监督组组长由社区管委会主任或负责社区纪检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纠风监督员可从德才兼备的干部或有较高威望的群众中聘任;各乡镇(办事处、管委会)纠风办机构成立、人员任命事项,由乡镇党委、政府联合发文,报县区纪委、监察局、纠风办备案。各行政村(社区)监督组人员任命事宜由乡镇(办事处、管委会)纠风办发文。
明确工作职能。乡镇纠风办职责:完成县纠风办及乡镇政府安排的纠风工作任务;负责辖区内教育收费、医疗服务收费、公路“三乱”以及惠农强农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辖区内各类站所开展“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面对面三公开”等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配合上级政府部门搞好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指导行政村(社区)纠风监督组工作,受理调查行政村(社区)纠风监督组的问题反映;配合上级纠风办调查研究本辖区的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初核市、县(区)纠风办转办的纠风案件。行政村纠风监督组职责:组织纠风监督员对本行政村(社区)内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纠风监督员对政府部门和行业在本行政村开展的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事项实施监督,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向乡镇纠风办报告;定期上报行政村村民对本乡(镇)基层站所、窗口单位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
健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乡镇、行政村纠风队伍建设,按照市纪委、监察局《关于加强市、县、乡和行政村四级纠风网络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市纠风办及时建立了《乡镇纠风办工作职责》、《纠风监督组工作职则》。各县区还制定了《乡镇纠风案件报备案制度》、《乡镇、村纠风信访举报处理办法》、《纠风监督员考核办法》等10多项制度规定,建立健全基层纠风工作的预防、快报、速查、反馈等运行机制。为方便基层纠风人员工作,各县区纠风办还专门为乡镇、村纠风工作人员统一制作了纠风工作证件,各乡镇党委、政府还对乡镇纠风办和行政村纠风监督组配备了必要的工作设施和设备。
新机制取得新成效
在乡镇建立纠风办、行政村(社区)建立纠风监督组,填补了乡、村纠风工作机构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延伸了市、县纠风工作触角,充实了基层纠风力量,更加完善了纠风工作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了纠风工作实效。
新机制对惠农惠民政策落实和专项治理在基层深化巩固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过去,粮食直补、教育两免一补、农村合疗等惠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因各级纠风办人员少,只能抽查,监督难以到位。乡镇纠风办、行政村纠风监督组成立后,实现了对损害群众利益的全面监管,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校、不漏一个卫生院。
新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受理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案(事)件线索,保证群众的投诉反映“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比如甘泉县高哨乡纠风办接到该乡雷家沟村纠风监督组反映,该村村民刘志周从该乡雷家沟刘金林处购买的蔬菜肥料存在质量问题,导致10余棚大棚辣椒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8万元的问题,高哨乡纠风办立即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县纠风办,县纠风办责成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和高哨乡纠风办进行现场查核,对此农资经销点依法进行查处。高哨乡纠风办被群众亲切称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保护神”。
新机制使纠风工作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形成对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快报速查,真正建立起了纠风工作快速反应机制,成为维护群众利益的“直通车”。
新机制切实加强纠风部门对基层站所、服务窗口单位监督力度,促进了基层作风建设好转。近年来,乡镇纠风办在深化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窗口)活动、全面推行“面对面三公开”制度中,起到了极大作用。通过三公开,解决基层站所(窗口)作风方面存在问题780余件次。
新机制赋予乡镇纪委新的工作职能,拓宽了乡镇纪委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充实了基层纠风力量,有效解决了基层纠风人员薄弱问题。截至去年底,全市166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乡镇人民政府纠风办,乡镇党委、政府任命纠风工作人员718名,成立行政村(社区)纠风监督组3383个,聘任纠风监督员9943人,多数乡镇还在基层大型农贸市场、超市以及校区聘请义务纠风监督员,协助行政村纠风监督组开展工作。目前,全市各行政村纠风监督组向市、县、乡纠风办反映损害群众利益问题996件,配合市、县、乡纠风办调查处理纠风案(事)件158起,乡镇纠风办调查处理纠风案(事)582起,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