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加强乡镇、村级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非常重要。通过深入到全县各镇和部门村组走访座谈、查看资料,就做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对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了一些认识。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一)建章立制,源头防腐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等民主管理制度,全县123个村都建立了民主管理公示制度,管理工作更加透明。二是制定村民议事规则及农村财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议事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管理,从而真正实现让村民参与村级财务、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三是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强化对农村党员干部职权行为的监督制约,确保重大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村级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防止由“一把手”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强化监督,确保权力的规范运行。一是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凡属村级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公益事业建设、退耕还林粮款兑现、粮食直补资金的落实发放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开。二是积极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和“村财民理乡监管”制度,切实加强对村级集体资金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款开支不合理行为。三是加强对村级领导班子的监督。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领导班子等制度,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三)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依纪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近两年来,县纪委监察局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8件次,对反映农村基层干部的信访件全部按要求予以办结。二是继续开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治理。强化对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及“一事一议”以资筹劳等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认真整改,切实保障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落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够到位。我县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主观上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可紧可松,可有可无。表现在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乡镇重经济发展,轻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且教育形式单一,有的村党员组织生活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不够经常,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对群众的政策宣传不够。
(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有的基层党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强,齐心协力带领群众谋发展、创家业的办法不多。基层党员干部有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有的宗族观念严重,封建主义思想蔓延;有的法制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用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甚至有为个人或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三)各项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够有力。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干部考核等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有些乡镇和基层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相关制度尚不够全面、系统,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因此存在着少数村级财务管理、工程发包、土地转让款使用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上出现漏洞的问题。在制度落实上,有些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无视制度的存在,村里大事小事都是少数人说了算,没有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有些制度在执行中缺少定期和比较规范的检查、考核;有些制度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形同虚设,村财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详细。
(四)乡镇纪检队伍力量不足。乡镇纪委设置一般为五人,但实际参与纪检工作的只有纪委书记一人,平时忙于中心工作,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业务上。乡镇新任纪检干部业务素质不高,办案经验不足和专业知识不扎实等问题。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思路及对策
一是要教育为先,提高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基层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县委党校(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为主阵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有计划地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远程培训教育。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他教与自教相结合,正面典型宣传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树立自廉意识,增强基层干部干净干事的廉政理念,促进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
二是要开展专项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突出中央强农惠农政策重点,强化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政策兑现过程中欺上瞒下、吃拿卡要、贪污挪用等问题的发生;继续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严肃查处义务教育阶段与招生挂钩的各种乱收费行为;切实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格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坚决查处土地征用等工作中与民争利、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好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维护群众利益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巩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
三是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延伸到村级组织,结合农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分解表,切准落实村监会主任待遇,在全市率先建立村监会主任待遇保障机制,调动了村监会主任自觉履行监督职责的积极性。在监督实践中,村监会坚持贴近、跟进、融入的做法,把村级目标规划、财务、集体资产资源、征地拆迁补偿、廉政、农民负担、计划生育、办事程序、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新农合医疗、扶贫重点村建设资金、救灾物资、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13个方面都纳入“四议两公开”范围,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村级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决策执行上,由村监会全程监督,确保村务决策有效落实、不打折扣。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农村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对公开各项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形式是否科学、公开程序是否规范等进行审核、监督。在公开形式上也由定时公开向随时公开转变,由定题公开向群众自主“点题”公开转变,由办事结果公开向办事过程公开转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大力提高村务决策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做到“村里的事情群众参与、群众商定、群众监督”,聚了民心,兴了事业。
干部勤廉得民心
在开展村干部作风和政德建设双承诺、集中培训教育、构建警示训诫防线的同时,推行村级干部勤廉双述评议制度,筑牢村官保廉体系。每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村支部、村委会所有成员认真报告履职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由村民选举的群众代表发表意见,向村干部提出质询,由村干部按职责逐一分别予以回答,然后对回答结果进行评议和民主测评。测评满意度不足70%的,对相关人员进行诫勉谈话;测评满意度不足50%的,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免职和罢免。2011年以来,共召开村干部述职述廉及民主评议大会223次,353名村干部进行了述职述廉和接受评议,村监会代表村民对62名村干部提出204条质询意见。参与勤廉双述评议大会的群众感叹,过去一年到头,村干部干些啥,我们不清楚;现在,村干部向我们做现场报告,接受大家评判,如果村干部不办实事不廉洁,我们就不投他的票。
三问三解暖民心
把开展“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主题活动作为创先争优和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建立县级领导联系点、驻村检查、民情日记等制度,每个机关单位结对帮扶一个村、每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名困难群众,引导机关干部到农村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达到了真心、真情、真诚为民的要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了明显实效。先后成立党员服务队57支,为民服务24697人次,为老干部、老党员和各类弱势群体等发放慰问金80余万元、物资2万余件。共民情走访9472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742件,化解各类劳资纠纷、信访问题32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100余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开展专业技术等服务指导活动703场次,培训农民党员4932人次。协助制定完善村级发展规划50个,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项目81个,帮助联系点筛选确立项目385个,解决项目建设困难169个,积极破解发展瓶颈,暖了民心,促了和谐,赢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