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受理行政审批事项93345件,办理92878件,办结率99.5%;办理便民事项5万余件,接待群众政策法规信息咨询18万余人次……
汉中市勉县政务服务中心自2007年11月运行以来,先后荣获全国和全省政务公开示范点、省级“人民群众满意站所和人民群众满意窗口单位”标兵单位、回乡创业服务先进单位、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个个奖牌记录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和其背后一个团队真情服务群众、倾心发展经济的精气神……
一项改革 行政效能大提速
“转眼间在非税局窗口工作了三年,随着进驻行政审批项目的增多,窗口业务办理量从月办件不足40件发展到如今的200多件。”这是在勉县政务服务中心非税局窗口工作的唐利军个人材料中的一段话。从非税局窗口月办件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勉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状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勉县政务服务中心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即将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服务整建制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确保部门行政许可项目进驻到位、部门对窗口人员授权到位。
针对个别行政审批事项的特殊性,勉县建立窗口部门分管局长到窗口坐班制度,弥补了部分项目授权缺陷,有效解决了重大审批“签字”问题。对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采取联合办理,“联办式”审批,限时办结,使群众办事不再东奔西跑。
勉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马宏伟告诉记者: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为了解决个别部门许可项目进“瘦”留“肥”和“只挂号不看病”的现象发生,最大限度方便各企业和群众,勉县县委、县政府对“两集中两到位”落实不好的部门“一把手”,通过诫勉谈话和采取组织措施的方式,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在此基础上,勉县对所有纳入中心办理的项目,逐个进行研究分析,逐环节明确审批前后置条件、办理时限和责任人,逐项目制作项目流程图,并通过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责任追究制”四项制度,使行政许可(审批)的办事效率由平时法定时限22个工作日,压缩到平均承诺时限7个工作日,实际平均办理时限3个工作日,承诺件承诺提速64%,即办件由中心成立之初的67项增加到126项,占进驻项目总数的42%。
2010年5月24日一大早,勉县恒达选矿设备有限公司的王润轩,就给政务中心党员示范岗工商局窗口送来了一面写有“优质高效,廉洁奉公”的锦旗。王润轩说:“本来想可能要来回跑几趟,七八天才能办完,没想到头天早上来办,第二天下午就办好了,我少跑了路节约了时间还办成了事,非常高兴。”
多项措施 服务意识大提升
“地震使家里房屋倒塌,大雪使油菜几近绝收,大雨让土豆烂在地里……”面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徐本瑞和家人一筹莫展。
2010年8月,勉县县委书记王山稳收到一封来自武侯镇将台村的求助信。
“请教育局安排助学贷款予以资助。”
“请孙军利主动与其联系,并做好助学贷款服务工作。”
很快,县委书记批示的这封求助信转到勉县政务服务中心教育窗口孙军利的手中。接到批示后,孙军利立即与徐本瑞联系,为他顺利办理了助学贷款,并指导他到大学后如何申请助学金,而且要好好学习争取奖学金,圆满完成学业。
孙军利告诉笔者,当徐本瑞父子来到教育局窗口致谢时,自己对这一平凡的岗位有了新的认识,作为政务中心的一名窗口工作人员,不仅代表着本部门、政务中心的形象,也代表着县委和政府的形象。
为了践行“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勉县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制定出台了《部门窗口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投诉监督管理办法》、《勉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为中心安装了12个摄像头,早晚由专人进行巡查,并通过审批系统对每个审批事项进行全程监督和预警,规范每个工作人员的审批行为。中心还通过向服务对象发放评议表的方式,主动征求对窗口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将办件数据即时录入到县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并在政务服务中心网站、进驻窗口各单位门户网站等及时公布行政审批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中心主任李杰告诉记者,在健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政务服务中心还通过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共青团员示范岗”、“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创建活动,激励各窗口部门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开拓进取,形成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每年对年度政务服务工作优秀窗口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每月对优秀个人和优秀窗口进行表扬。同时,在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中经常开展“业务大练兵、技能大比拼”活动,分别从听、述、问、答、操作五个方面对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测评,不断提高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去年7月下旬,政务服务中心教育局窗口新受理个人助学贷款项目迎来高峰期,几乎每天要接待上百人,窗口工作人员迅速开通了“一站式申报办理,全方位服务”(统一在一个窗口办理申办手续,通过网络、固定电话、传真等媒介为前来咨询办理的学生提供服务)的绿色通道。“说话说到嗓子冒烟,接电话接到胳膊酸,看网络审核表看到眼发麻……”李杰对记者说,那个时候,窗口工作人员丝毫没有松懈,始终以热情的态度、精准的语言、高效的审核为群众服务,获得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好评。40天左右成功受理622件,成功签订590件,接待相关咨询服务上千人次。
教育局窗口工作人员孙军利说,哪怕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谢谢”,都给我带来无尽的欢乐。从学生和家长感激的目光中、满意的笑容里,我享受到了一种从未享受到的东西,那就是来自工作的快乐,来自热情服务和无私奉献的快乐,我一定会将这份快乐进行到底。
“在中心直接给群众服务,我感觉很荣幸。现在每次回局里办事,同事都夸我精神好,着装整齐。”勉县政务服务大厅共产党员示范岗干部刘敏很是自豪地告诉记者,“看我们共产党员示范岗佩戴党徽上岗,他们工商局最近也给每名党员发了党徽,要求佩戴上岗。”
不断求索?摇阳光政务无终点
“前一天,我将资料送到服务大厅,第二天就接到办理完毕的通知,你们务实的作风和真诚的服务让我感动和敬佩”;
“你们不厌其烦地讲解办理流程及上报所需资料,让我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收费批报手续”…….
上面的词句,来自服务单位给勉县政务服务中心的表扬信、感谢信或锦旗。
通过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扩大政务公开,勉县把行政审批行为真正摆在“桌面上”,置于“阳光下”,形成了“在阳光下公开办事,让你少进一扇门;在监督中公平办事,让你少找一个人;在平台上公正办事,让你少跑一趟路”的全新工作理念,在群众的赞誉声中,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勉县大胆探索创新,进一步理顺县内其他6个服务分中心和各乡镇村组为民服务中心(站、室)的关系,定期到分中心和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进行指导和检查,各为民服务中心采取“一站式、代理式、流动式”服务,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型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节约了群众时间,方便了群众办事。仅2010年全县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代理的项目就占政务中心年办件量的20%。
今年,又拟定了《勉县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大力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工作,并网整合,形成“三位一体”政务服务系统。届时,办事群众将足不出户,即可通过互联网、中心窗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点)提交并办理事项,大大提高了为民服务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不仅如此,勉县政务服务中心还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对进驻中心的审批事项、职能类别、办理程序、承诺期限、收费依据、收纳标准等内容全面向社会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我们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中涉及收费的项目,在非税局统一缴费,窗口工作人员不见钱,票款分离,手续齐全就能很快拿到证照,以前群众办事得去所里、局里后再转,不仅浪费时间,加大成本,许多人还找不到办事的地方。把涉及众多群众利益的工作统一到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放在大厅进行,有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吃拿卡要现象,更提高工作效能。”勉县卫生局副局长李晓斌说。
公开能避免腐败,阳光能培育清廉。马宏伟说,把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阳光运行、规范办理,是对行政审批权的合理制约,能从体制和制度上依法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勉县通过政务服务中心平台,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政府的管理方式逐步从“重审批、轻监管、轻服务”转变到全过程监督、跟踪服务和审批、监管、服务有机结合的模式,促进了管理方式转变和创新,解决了群众办事“跑门多、盖章多、求人多”的难题,提高了行政效能,优化了政务环境和投资环境,密切了党群、干群、政企关系,架起了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营造了全县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