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阳市结合本土地域文化,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廉政教育活动,增强了廉政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演身边的事迹感染人
“石牛乡何家塬村党支部书记肖宏斌,为引领村民共同建设美好新农村奉献生命的感人事迹;漠西乡吴村好支书刘海军,身患肺癌多年依然披肝沥胆深受群众爱戴;周城乡董城村优秀支书赵重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带领群众争创省级升级晋档一类村。……”这是咸阳市举办“正气丹心”廉政文艺晚会节目《心中的丰碑》中的一幕,整台晚会分正气篇、公仆篇、醒世篇和丹心篇四个篇章,运用歌曲、舞蹈、小品、朗诵、秦腔等文艺形式,歌颂党、歌颂祖国,充分展现纪检监察队伍新风貌,展示了近年来咸阳市纪委在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切实增强了廉政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一位姓赵的干部在观看晚会后说:“用这样的形式宣传廉政建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们在欢乐中得到了教育,印象非常深刻!”
去年以来,咸阳市先后创作了《把关》、《送礼》、《巨粉娥》、《颂莲》、《土地新曲》、《葡萄树下》、《老两口话廉政》、《水的启示》、《心中的丰碑》等廉政题材文艺节目14部,创作农村题材廉政诗歌10篇,报告文学1篇,散文11篇,书画159幅。全市共举办廉政主题晚会10余场,送廉戏下乡200余场,观看群众23万人次。
讲《廉政准则》教育人
中央颁布实施《廉政准则》后,咸阳市特邀省纪委副书记纪相忠作专题辅导,举行全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报告会,引用大量典型案例,条分缕析,以案示警,以案析理,为大家准确理解《廉政准则》的主要内容和本质要求指明重点。同时,通过对《廉政准则》具体内容的详细解读,对各级领导干部坚定信念、加强学习、秉公用权、严格律己、管好家人、接受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咸阳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宣讲《廉政准则》,其他班子成员也纷纷走上讲台,为党员干部讲廉政党课,在教育他人的同时,自身也接受教育。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开展的《廉政准则》“大学习、大宣讲、大督查”活动,共上廉政党课300多堂,上万名党员干部受到廉政教育洗礼。
咸阳市在市人民广播电台开设“行风热线”栏目,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收听率,将政策咨询、现场答疑、行风投诉等内容与大众文化传播相结合,邀请市级领导、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做客“行风热线”,现场解答听众提出的问题,对不能现场及时解决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调查之后限期予以答复。截至目前,市级领导多次做客直播间,现场解答问题32件,督办18件。邀请市直部门、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讲解政策813场,现场解答问题567件。
咸阳市在市电视台开设“百姓视线”栏目。实行领导包抓、科室主办、电台跟踪报道等措施,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开设“百姓视线”126期,跟踪报道56场次,建册登记群众反映问题216件,回访落实128件。
依托资源警示人
咸阳市依托本地资源建设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依托长武县巨粉娥先进事迹展室、井冈山培训基地、延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党校等,建立具备党风廉政学习、党风廉政警示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廉政教育基地。今年以来,先后组织警示教育培训12场,使3240人受到教育。
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咸阳市坚持把本地特色的廉政教育融入干部群众的工作与生活中,起到了“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的效果,营造了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切实增强了廉政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