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自来水总公司原是一家日供水只有2000立方米的小水厂,如今已发展成日供水能力达70万立方米的中型企业,并跨入了全国自来水行业100强的行列。这家依托江阴高速增长的县域经济迅速成长起来的国有企业,在连年创造业界神话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另一种“神话”,短短3年内,连续3任总经理及6个公司领导成员纷纷“落水”,上演了一场“腐败接力赛”。
一任老总吴仲芳:退休之前捞一把
2000年元月,江阴市自来水总公司首任总经理吴仲芳,在年龄到杠因是专家又被留用4年后,终于正式退休了。此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职时捞了不少钱财,一直提心吊胆,如今退休了,进入避风港,可以好好地享受“腐败美味”了。然而,东窗事发总有时,吴仲芳没有享受几年“腐败美味”,终因公司第二任总经理刘荣宜被“经济问题”放倒,拔出萝卜带出泥,暴露了贪婪嘴脸。
在江阴市自来水总公司,很多人做梦也未曾想到,平时一贯谨慎、处事低调的吴仲芳竟会与腐败挂上钩。翻开吴仲芳的历史,也有闪光的一页。他195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当过多年的中学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64年步入政坛,先后在江阴市财政局、计委和建设局等单位工作,以其勤奋和敬业获得了领导及同志们的青睐。在担任市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后,刻苦钻研业务,很快成为供水领域内的行家里手。他根据苏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结合江阴的实际,首次提出了“区域供水”的新理念。他的论文《论区域供水》在当年全国水处理学术研讨会上获得了一等奖。
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随着诱惑的增多,吴仲芳渐渐招架不住了,尤其是看到一些当年他都没拿正眼瞧的人,成了大款,住豪宅,驾名车,穿名牌,经常出入高档饭店,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他不由愤愤不平起来,论水平、论能力、论社交,自己哪样比他们差,为什么偏偏过得没他们潇洒?眼看年龄快要到杠,几十年奋斗下来,除了一堆红本本,还有啥呢?红本本不能当饭吃,要想退休后过舒服日子,还得靠孔方兄!
思想变化,底线失守,吴仲芳的两眼向钱看了,他要“只争朝夕”地捞钱。
1993年,由于江阴市自来水公司建设进程的加快,工程安装的业务量随之不断增加。公司工程安装队来不及施工,急需扩充,但一时又找不到这么多的施工人员,怎么办?还是吴仲芳的点子多,提出与其他安装公司联营,这样不仅可以解公司的燃眉之急,还会给联营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当时,江阴的几家工程安装队中,就数绿园村李林荣(化名)的工程队人员设备较为齐整,吴仲芳便选其为联营对象,将自来水公司的安装队划了过去,成立了江阴市东方自来水安装公司,李林荣为法人代表。联营后,自来水公司的所有安装业务,均由东方公司来做,特别是青阳和滨江开发区的给水工程,投入大,业务多,让李林荣狠狠赚了一笔,李原来干瘪瘪的腰包,顿时鼓了起来。
吃水不忘掘井人。赚足了钱的李林荣,自然忘不了吴仲芳,总要寻机报答。除了平时的“小意思”外,还送了两个“大”的——每笔2万元人民币。开始吴仲芳觉得烫手,不敢接。这时李林荣便送“定心丸”,说:“你是快要退下来的人了,何必这么一本正经!你放心好了,我是不会对任何人讲的。”吴仲芳想想也是,退休在即,往后谁还会上门来送钱,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不拿白不拿。再说,李林荣又如此表态,怕什么。这么一想,胆子壮了起来,伸出双手将钱接了过来,拿回家放进保险柜。
过了一段时间,风平浪静,吴仲芳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想想不费吹灰之力,4万元钞票就落入了腰包的味道,忍不住还想尝一尝。于是,他又把目光瞄向了李林荣。
1995年初,听说位于城郊的绿园村新建了几幢商品房,位置不错,价格也适中,吴仲芳便想为儿子买一套。按说自家买房自己掏钱不就得了,但吴仲芳却把这件事托付给李林荣,给了4万元预付款,下面的文章就要让李来做了。李林荣是何等聪明之人,他岂不知吴仲芳让代买的含义,没多久,便打电话给吴仲芳,说房子买好了,可以办手续拿钥匙了。吴闻听大喜,假惺惺地询问房款一共是多少?李林荣说:“吴总,你是领导,平时对我们很照顾,我非常感谢,买房所差的钱我已经给垫付了,你直接去办手续吧!”吴仲芳只是客气了一下,也没多讲。仅买房,他就从李林荣处捞了数万元的好处。
2004年,吴仲芳受贿案发,2005年4月,吴仲芳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二任老总刘荣宜:自诩功臣疯狂摘“桃”
1995年8月,因吴仲芳已到退休年龄,年已53岁的刘荣宜接任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当时,正逢江阴经济飞速发展的好时机,外来人口大量增加,公司工厂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用水量越来越大,再加上无锡市又规划要在江阴建区域水厂,引长江水润泽无锡、常州等地的居民。因此,工程项目较多,资金投入也很大,公司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短短的几年间,公司资产就由原来的1689万元增长到数亿,一个县域的自来水公司,竟然成为全国自来水行业的百强之一。
公司发展了,刘荣宜把功劳全都记到自己账上,经常在人前背后炫耀:“没有我刘荣宜,就没有江阴市自来水公司的今天!”连案发后在法庭上受审,他也不忘为自己脸上贴金。
出了灯油钱,岂能在黑处站!以功臣自居的刘荣宜,要摘“桃子”了。在自来水总公司,他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变着法儿吞金攫银。在与刘荣宜打交道的老板中,被刘荣宜攫取最多的当数某土方工程老板王宝财(化名)。这王宝财原是江阴某乡的农民,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人很精明。他上世纪90年代初洗脚离田,联合几个农民组成一支施工队伍,专做土方工程,业务大都来自江阴市自来水公司。刘荣宜接任该公司总经理,一上台就要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准备将土方工程交给自己的一个亲戚做。王宝财急了,赶紧抱刘荣宜这棵大树。他打听到刘有两个嗜好,一是爱钱,二是好赌,于是便在“送”字上狠下功夫,且出手大方。对于这一点,刘荣宜十分清楚,他常说:“王宝财送钱,一万二万的小数字是不送的,要送起码10万元以上!”
1997年7月,江阴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了一批商品房,刘荣宜看中了两套,准备买下。但他不想掏自己的腰包,要让王宝财来当“冤大头”。王不敢得罪刘荣宜,没过多久,就提了一只沉甸甸的密码箱上门来了。打开一看,刘也惊呆了,没想到此人出手如此大方,整整40万元。面对这么多的钞票,他觉得心里有些发毛。但想到王宝财的“送钱气节”,可以信赖,于是便笑纳了。
2001年春节后,刘荣宜的儿子准备买辆汽车,若买档次高的,价格自然不菲。得让王宝财再放点血,于是他又开口“借”钱。王倒也爽气,二话没说,很快送来20万元。就这样连收带索,刘荣宜共在王宝财身上攫取了160万元人民币。
2000年9月,丹阳市某公路水泥制品厂承接了江阴市自来水总公司部分水泥管业务,工程款计20余万元。2001年初,为能及早结算货款,厂长张立(化名)特地准备了几条刘荣宜平时最爱抽的“三五”牌香烟,还有一套丹阳当地产的名牌西服,摸上了刘荣宜的家门。
刘荣宜平时受贿次数多了,练就了一双看钱的“火眼金睛”,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眼睛如同X光,只要码一下,就知道来人送了多少钱。”这次他的X光眼未“码”到钞票,“码”来的却是香烟和不值钱的西服,心里很不高兴,心想,不给念念“紧箍咒”,这小子怎能识相!于是阴沉着脸,不冷不热地说:“你这西装是名牌,可是不能和我身上的比。你看我穿的这一套,值1万多元呢,穿西装要讲档次的!”这番“紧箍咒”把个张立念得灰头土脸,也让他见识了这位老总的“好胃口”。舍不得金弹子,打不到金凤凰,张立只得割“肉”。没过多久,他准备了一只装有2万元的大信封,又一次来到刘荣宜的家中。刘荣宜用眼“码”了一下放在茶几上的信封,立马知道数字不小,脸上顿时由阴转晴,说话也客气多了。他对张立说:“明天你到我办公室来吧!”第二天,张立顺利地拿到了货款。
2002年初,自来水公司下属企业给水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准备改制,按照有关规定,国有、集体股份全部出让给个人。
得知这一消息,刘荣宜又想入非非起来。他想利用改制之机,再捞一把,猛啃一下公家这块“唐僧肉”。
因刘荣宜兼任给水安装工程公司董事长,考虑他在自来水公司总经理任上也做出过成绩,有关部门计划在转制中让他个人收购51%的股份,并给予国有股份转让优惠20%。尽管如此,刘荣宜仍不满足,改制时采取种种手法隐匿安装公司资产。他指使王宝财等人虚造了两项工程,转移公司利润,一下子“弥补”了79万余元。在他眼里,安装公司既然是自己的,那么以前上缴的80多万元红利也让他吃了亏,于是又指使有关人员虚造了两项工程,通过虚开金额将钱又“赚”了回来。整个改制过程中,刘荣宜通过这些手法,将700余万元的国有资产转移到自己控制的账户上。
刘荣宜担任江阴市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的7年间,就这样以平均每年170万元进账的速度,迅速完成了总额高达1200余万元的敛财犯罪过程,成为不折不扣的自来水中的“受贿大鳄”。
2005年3月21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这一起令人震惊的贪污受贿大案,认定刘荣宜利用职务之便,受贿人民币404.2万元,美元7000元。非法占有公款828.983677万元,其中262.4807万元未遂。决定以受贿罪,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50万元;以犯贪污罪,判处刘荣宜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70万元。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
三任老总杨伊南:清醒地堕落
2002年12月,自来水总公司副总经理杨伊南被扶了正,走上了总经理的领导岗位,没过多久,刘荣宜东窗事发,被江阴市纪委立案审查。
公司两任总经理相继出事,对杨伊南不可能没有触动,广大员工也期待着新领导做好廉洁自律这篇文章。杨伊南似乎要顺乎民意,汲取教训,在公司的职工大会上,他痛心疾首地说:“我们为吴仲芳,特别是刘荣宜没能把握好自己而痛惜,一定要廉洁自律,不能再重蹈覆辙!”接着,他又信誓旦旦地保证:“我绝不会收人家一分钱!”表态之后,杨伊南还要落实行动,做了几个“自选动作”:一是每天早上班、迟下班,办公室里的灯光经常亮到深更半夜,给人以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印象;二是向公司纪委上缴了一些人送的烟酒等物,似乎要下决心与腐败一刀两断。
然而,杨伊南的这些举动是苍白无力的,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思想根基并不牢的他,还是举起了白旗。
2003年,江阴市自来水总公司的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公司的业务发展、经济效益都上了新台阶,特别是耗资上亿元筹建新办公大楼,作为老总,杨伊南理所当然地担任了筹建总指挥。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诸多建筑商和包工头谁不想从中挖得一块!但他们清楚,要想吃到“蛋糕”,必须把手握重权的公司总经理杨伊南搞定,他们惯用的武器就是“钱弹”。于是,老板们使尽浑身解数,想方设法找关系接近杨伊南,频频朝他打连发。
面对“钱弹”攻势,杨伊南开始还能抵挡一阵,但后来渐渐招架不住了,思想斗争越来越激烈。收吧,吴仲芳、刘荣宜殷鉴不远,万一案发被查咋办?心里不安。不收吧,这么多的肥肉摆在嘴边不吃实在可惜,心有不甘。思想斗争的结果,还是贪欲占了上风。再加上老板们胸脯拍得山响,保证不会说出去。杨伊南终于心动了。但为了保险,他多长了个心眼,对“信得过”的老板送来的钱,照单全收;信不过的则缓收或少收。深圳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办事处负责人单石(化名),2002年经人介绍与杨伊南认识后,隔三差五地上门联络感情,很快成了杨伊南信得过的人。在新大楼一标段的装潢过程中,单石如愿中标,为表示感谢,他先后给杨送了1万美金,4万元人民币,还有6000元购物卡,因是圈内人,杨伊南一一笑纳。
贪欲的闸门一打开,就是一泻千里的腐败。随着受贿的增多,杨伊南就像“湿鞋”的轿夫,无所顾忌了,于是一幕幕受贿“闹剧”、“丑剧”也跟着上演。比如,由于事先收受了同一行业的两个竞争者的好处,为搞平衡,杨伊南只好将大楼基建的许多项目拆开,同样的大楼装饰,几楼到几楼由某建筑公司施工,几楼到几楼又由另一装饰公司负责。
杨伊南像只贪吃的猫,只要闻到腥味就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自来水公司因建设需要,每年都要采购大批原辅材料、水表、阀门、钢材等。按照公司领导层内部分工,杨伊南不分管采购,但为了捞好处,他硬是把这个“权”夺回来。此外,公司管理、人事变动等,杨伊南都当作敛财的好机会,成为自己的“经济增长点”。
杨伊南手脚并用,巧取豪夺,上任仅3年,就敛聚了81万多元的不义之财。2007年5月,江阴市人民法院以犯受贿罪判处杨伊南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万元,其犯罪所得人民币81.8828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杨伊南做梦也未曾想到,本不想步吴仲芳、刘荣宜后尘的他,却以更快的速度“溺水身亡”。每当提及此事,他总是后悔不已,感慨万分:“这都是贪欲惹的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