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自来水总公司三任老总相继“落水”,这颇有戏剧性的腐败接力赛,提供给人们的不仅是腐败在新形势下的新形态、新动向,还警示我们如何防治一些腐败多发、高发领域的前腐后继。
寻觅三任老总的腐败轨迹,既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尽管年龄有区别、心态有差异、手法有变化、胃口有大小,但在金钱的诱惑面前,同样中箭落水,打了败仗。进而追寻其腐败环节,还会发现,三人都是在工程建设上大肆收受贿赂。
自来水公司三任老总频频“落水”,不禁使人们想起了河南三任交通厅长接连“落马”,为什么有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只要抓住他们腐败的链条,寻找其发生腐败的原因,就会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建设工程领域一直是腐败的高发地带,由于资金高度集中,投资金额巨大,领导权力过大,加上前几年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招投标不规范等等,腐败案件一直居高不下,而我们一些主管部门和单位,在发生案件之后,往往靠换人来整肃风纪,企图改变面貌。殊不知,在这金钱包围、权力膨胀、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即便是能人、强人、自身要求严格之人,在这“高危地带”想不发生腐败何其难哉!
江阴自来水总公司三任老总先后落水,归根到底,原因至少有三:一是领导权力过大,没有制约。工程建设,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自来水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工程招标,这样的大事,都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尤其是“一把手”,不能亲自插手工程,否则就会失去监督,别人也不敢监督;二是制度有名无实,没有执行。许多人都反映,现在防止腐败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乏制度执行力。有了制度不实行,等于没有制度,有时甚至比没有制度影响还恶劣。第二任公司老总刘荣宜,就利用人家20万工程款结算之机,嫌人家送的礼不重,狠狠地索贿2万元,这种雁过拔毛的恶行,本身就是对财务制度的践踏。三是消极接受教训,没有找到病根。第三任老总杨伊南应该说,开始还是谨慎的,自身要求也算严格,但他没有真正吸取前两任腐败的教训,也没有找出发生腐败的外部和内部的原因,更没有在制度完善和执行制度上身体力行,在巨大的诱惑和一次次腐败的进攻面前,还是没有逃脱落水的命运,这是他本人的悲哀,也是他自作聪明的必然下场。他在群众面前信誓旦旦,做表面文章;在行贿者中挖空心思,寻找“保险系数”;在受贿之后忐忑不安,寻找“心理平衡”。这一系列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无异是在腐败的泥坑中自我挣扎!三任老总频频落水的悲剧,告诉人们的远不止这些,但愿能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尤其要在如何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制定完善制度,坚决执行制度上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