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天,从不问自己家庭收支情况的周恩来,突然要身边工作人员杨金铭到他那里细报一下近两个月的家庭收支账。杨金铭随即拿上记账的笔记本,赶到周恩来那里,一笔一笔地向总理念道:“……3月1日买大葱5分钱,厨房用;3月2日买盐一斤,1毛5分钱,厨房用。”“停。”周恩来一声叫停,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杨金铭说,“你们买盐多花了我一分钱。”杨金铭一阵紧张,连忙放下笔记本,很快找出了买盐的那张原始收据,上边清楚地写着:“大盐一斤,壹角伍分”。周恩来查看了那张买盐的发票后,立刻向北京市有关部门询问民用食盐为什么每斤要涨一分钱价。当弄清是因为北京市卫生局为了预防市民患大脖子病而对食用盐加碘,才促使食用盐价格提高之后,周恩来这才放心。原来,周恩来是借查问自己的家庭开支来掌握了解社会上的情况。
周总理对一分钱盐价的“斤斤计较”,无不闪烁着他“以人民的疾苦为忧”的崇高品格和作风,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公仆精神和忧民情怀。伟人已逝,而精神永存。“以人民的疾苦为忧”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淡忘不得的。周恩来总理心中只有群众,他最见不得群众吃苦,群众也因此永远把他记在了心中。
值得肯定的是,现在大多数领导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勤政为民,诚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在这方面,把人民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呵护和捍卫的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等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但我们也看到,有些领导干部脑海中几乎没有“以人民的疾苦为忧”的观念,手中拿着人民给予的权力,一心只为个人、小团体、亲朋好友谋利,或者去干那些搞形式、装门面、图热闹等不是为民谋利的事;也有的权为欲所累,权为私所用,把权力这柄双刃剑的负面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最终成了人民的罪人,走上了背离人民群众的不归之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否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每一位共产党员、人民的公仆,都应像周总理那样,始终“以人民的疾苦为忧”,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领导干部是不是合格,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先进性要求,把服务人民作为人生最大追求,把造福群众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